亳州市编办多举措推进“放管服”改革

访问次数: 769                        发布时间:2017-09-04

[字体: ]

    2017年以来,亳州市编办以清单建设和调整为工作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业创新。

一是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四个一律、两个全程”的要求,全面衔接承接国务院、省政府取消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截至8月底,衔接取消了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6项国务院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承接了省政府委托下放至市级的6项权责事项。清理规范了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三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3项。扎实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工作,依托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编制标准化行政许可实施清单,统一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流程、服务、监督检查等,并实时与网上办事大厅对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实时有效”。截至8月底,基本完成市直54家单位860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实施清单梳理工作。

二是创新清单动态调整机制。针对清单目录调整申报审核流程长,缺乏时效性等问题,开发了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将清单事项全部纳入管理系统,建立清单事项库。形成了由部门发起调整申请,编制部门、法制部门等在线审批反馈意见的清单事项即时调整机制。国务院简政放权政策发布后,各部门需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整申请,保障清单事项的及时有效、依法合规。依托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市级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的调整工作,并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了清单目录2017年本。

三是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并落实“1+X”政府权力运行监管制度,印发了《关于开展政府权力运行监管细则调整工作的通知》。各部门重点对新增的权责事项,对应增补制定事中事后监管细则和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对取消、下放、转移的权责事项要相应调整完善监管措施,切实做到放管结合、全程监管。配合市工商局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截至目前,已建立随机抽查事项124个大项330个小项,检查对象76524户,执法检查人员609名。(亳州市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