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骄傲》之五:改革有“进”

访问次数: 2267                        发布时间:2017-10-12

[字体: ]

 

 

 

(视频链接:《为你骄傲》之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着改革创新基因的安徽,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通过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满意的改革落地生效,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78月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
员工实现梦寐以求的持股愿望

安徽建工集团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兴明

    上市以来,我们的市场份额呈几何倍的增长,经济效益凸显,广大建工人特别地骄傲,干起活来特别地带劲,我们为这个伟大时代的改革点赞。

通过深化医改  安医大一附院
与全省89个基层医疗机构结成医联体

六安市金寨县中医院患者家属李贻松 

    通过远程会诊,我们山沟里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城大医院的专家门诊,安徽省的医改政策真是改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

 

宣城市旌德县合庆村党总支书记  何萍

      大家进来发钱了,第三季度的工资和分红钱

 

国庆前夕 宣城市旌德县合庆村村民
领到了第三季度的分红

 

宣城市旌德县合庆村村民李其海

           通过新一轮的改革,我们土地入股了,每季度还能分红,我们在门口上班,每天工资100块钱,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

 

    【出镜】 改革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我现在是在合肥市政务服务大厅,放管服改革实施以来,这里精简了230多项事前审批环节。在我们身后的工商行政管理审批窗口,可以看到现在的人气是特别旺,现在这里每天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有700多户,是以前的两倍多。

    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乘法。就像我身旁这条新能源汽车电机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它的产能可以达到每年10万台套,无论是自动化程度,还是产能方面均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而研发生产这条高规格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落地合肥才两年多时间。

 

    刘军就是这条高自动化电机装配线的制造商。两年前,看到安徽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上海打拼的刘军慕名来到当时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准备在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大干一番。

安徽会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

    这边的放管服改革的力度非常大,我只拿出了一张身份证,工大和高新区政府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把工商、税务、环评(等手续),全部办完。

 

     审批环节的精简,让刘军的公司快速落地生根。为推动更多像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合肥高新区不仅在办公场所、生产厂房用地等方面给予“零成本办公”的减免优惠政策,还通过开门搞改革,变以往政府“端菜”为现在企业“点菜”。政策前移后,高新区向园区内的企业免费发放了7000万元的合创券。企业用这些服务券就可以直接向入驻合创券平台的128家科技服务机构,购买专利申报、技术检测、委托研发、科技金融等服务,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安徽会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景亮

    我们公司免费拿到了10万元的合创券,这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业务办理中腾出手来,集中搞研发、做市场,合创券省心省事,它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10万块钱的价值。

    由于有了既规范又高效的发展环境,刘军的智能设备公司,第一年就在自动化装配与测试生产线领域,把产值做到了1000多万元。紧接着他们又抓住安徽省打造制造强省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重大利好,顺势而为,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装配与测试线、高端智能专机生产与服务作为战略发展目标。

 

安徽会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

    要启动这个项目,我们至少需要500万元的项目基金,同时在高端人才等方面也是急需的。

 

 

企业所需,正是改革所向。为进一步畅通企事业单位高端人才引进渠道,安徽又在全国率先开启了事业编制周转池改革。也就是在不改变事业单位编制数和所有权的前提下,盘活现有闲置的编制资源,向急需行业定向定量投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会合公司与合肥工大联手推出了人才“双聘制”,让高精尖人才编制在高校,科研生产在企业,解决了企业的人才瓶颈,从而使新能源汽车电机项目研发明显提速。不到一年,这条凝聚着控制器、转子、定子装配等多项技术专利的生产线便成功问世。

 安徽会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部长苏晓峰

    做了一个很柔性的自动化的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的一个空白,生产能力甚至是比欧洲,像宝马A3一些大的公司做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得益于放管服改革释放的红利,刘军的智能设备公司今年的产值就有望超过2亿元,是两年前刚成立时的20倍。并与德国库卡、英国艾默生等国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在合肥高新区目前已经集聚了90多家机器人企业,在谈项目接近50个。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宋道军

    安徽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释放了新的动能,让我们有满满的获得感。在今年的发展中,我们又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合肥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排名中跃居第6位,全面迈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安徽省编办主任郭本纯

           我们将更加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把安徽建设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之一,继续勇闯新路,走在前列,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显示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20142016年,省委深改组共确定581项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制度成果532个。今年确定的115项改革任务正有力有序往前推进。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安徽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创改”、农村综合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一批重要改革率先取得突破;综合医改、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生态补偿机制、河长制、林长制填补了制度空白……

 

一批批群众满意的改革落地,一根根难啃的“骨头”被啃了下来。建立改革任务落实“三察三单”制度、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双查双督”行动,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这一系列举措让改革不打滑、不空转。眼下,有着天然创新基因的安徽,正阔步前行在“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伟大征程中,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吕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大胆地闯,大胆的试,紧密结合安徽的实际,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推进放管服,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推动安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使安徽的经济增长这些年来一直在中部地区,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