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砥砺前行。五年来,十一届省政协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推进政协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努力打造工作一流政协机关,不断激发政协工作生机活力。
搭建舞台 激发委员履职活力
“做有温度的政协委员”,2016年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何宗文以此为题作大会发言,成为全国政协成立以来受邀全程列席会议并在人民大会堂作大会发言的地方基层政协委员第一人。何宗文委员是安徽省政协委员中的优秀典型,在他身后,还有着一大批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省政协委员,在政协履职工作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作用发挥在委员、活力展现看委员、事业发展靠委员。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十一届省政协重视发挥委员作用,尊重和保障委员各项民主权利,为700多名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创造了良好条件。五年来,省政协建立健全了省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界别委员工作制度,重新划分了界别活动组,确定了界别活动组召集人。制定了住合肥以外委员委托各省辖市政协联系制度,明确了各省辖市所在地省政协委员活动召集人和联络员,不断拓展委员之间、委员与政协工作机构之间、委员与党政部门之间的多种交流渠道。从抓委员培训入手,省政协改进培训方式、内容,共培训委员13批次,总计716人次。改进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委员履职搭平台,坚持到市县调研邀请住当地省政协委员参加、坚持委员在全会闭会期间参加协商、调研、视察等活动全覆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提升了委员履职能力,扩大了委员在政协履职活动中的参与面,为每位委员在政协组织中搭建了贡献才智的舞台。
老树新花 常规工作守正出新
这五年,省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经常性工作守正出新,收到了“老树开新花”的效果。把提案办理协商工作贯穿于提案“提、立、办、督”各环节。推动承办单位把沟通协商作为提案办理的必经环节,推行“开门办案”,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电话、网络等方式,主动加强与提案者办前、办中、办后的沟通联系,促进了提案精准度和办理有效度的双提升。
五年来,省政协共收到提案4899件,立案4729件,办复率100%,总体呈现“数量稳步增长、质量不断提升、作用日益突出、影响持续扩大”的良好态势。 创新和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机制,精心谋划选题,增加基层政协信息联系点,扩大信息员队伍,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完善升级信息报送系统,加强省领导批示重要信息的跟踪了解,五年共收到信息9148条,编发1714条,其中有2条信息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305条信息得到省领导批示,有力推动了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锐意进取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是省政协过去五年工作的显著特点。
设立政协专委会分党组是加强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一个创新举措。经省委批准,2016年省政协各专委会分党组成立,这在全国政协系统也是较早的,专委会党的领导显著加强。通过制定各专委会工作指南,提高了专委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专委会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找差距、补短板、提效能,推进工作一流政协机关建设。仅在2017年,省政协就废改立各项工作制度37项,抓制度创新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一系列的机制创新为更有效地开展好民主协商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现如今,省政协开展每项重点活动之前,都要组织召开情况介绍会,省委、省政府或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活动主题详细介绍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让参与协商活动的委员知情明政,为开展调研打好基础。 基层出经验,实践出真知。全省各地政协积极探索履职新途径,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履职成效,为省政协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各地政协的有力支持下,省政协各类履职活动扎实有效,形成了全省各级政协联合联动、协作共为的良好局面。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