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部地区前列。区域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保障。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开辟人才激励、引进、职称三个方面“绿色通道”。
打造人才工作“绿色通道”长效机制,让“绿色通道”更顺畅,关键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当前,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坚持党管人才,服务发展大局,突出市场导向,体现分类施策,扩大人才开放,全面提升我省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突出政治引领,让“绿色通道”定位正。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注重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强化激励保障,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伟大事业中来。注重抓好重点园区、高科技企业等人才聚集区党组织建设,加大在优秀人才等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从严考核,逗硬奖惩,真正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探索建立人才考核制度特别是末位约谈制度,增强了各级各部门抓好人才的主动性。做活做实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各类人才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学习,让各方面人才从思想层面对党和国家事业产生认同感和积极性。
推动政策落地,让“绿色通道”立面宽。积极推动省委省政府重大人才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爱才聚才用才,让为我省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让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回报。全面了解掌握全省各类人才基数、结构、需求等,建立人才档案信息库,实施分层分类科学化精准管理。围绕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从制定有利于人才创业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入手,建立涵盖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流动、激励、评价、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逐步形成完整配套、上下衔接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创业发展扶持力度,通过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全省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切实把区域发展优势转化为人才竞争优势。
强化服务功能,让“绿色通道”基座稳。完善公共人才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人才服务战略,做好人才服务文章,打造人才服务品牌。着力构建形象、标准、制度等各方面相统一的人才服务发展平台,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统一的人才工程、就业专题和产业合作项目。注重发挥各级各部门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推行人才精准服务模式,在户口申办、家属随迁、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等方面为人才广开绿灯,及时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下,工作生活更加体面舒心,打消人才后顾之忧。开辟人才建言献策信箱,拓宽人才参政议政渠道,提高人才政治待遇。力所能及为人才研发产品、科技攻关提供必要场所和设备,在工作地附近设立休息、就餐、健身场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才服务质量体系建设,提高人才社会认同感,形成吸引各类人才集聚发展的磁场效应,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优化社会环境,让“绿色通道”清风扬。吸引人才,既要搞好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条件为主的硬件环境,又要建立优惠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创业政策环境,以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着重从“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抓起,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破除陈旧人才观念,把人才资源列为各类资源开发之首,做到谋划发展优先谋划人才发展,推动工作优先推动人才工作。抓好人才政策解读,利用国内外优质宣传媒介,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网上推介、编印政策汇编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推荐我省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支持政策、人才服务保障。积极宣传各类人才在推动我省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重要贡献和先进事迹,努力把我省建成区域人才智力高度集聚、科技金融高度融合、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才高地”营造良好氛围。
省委书记李锦斌强调指出,要下好人才优先发展“先手棋”,努力使安徽成为人才济济、最为“养人”的省份之一,推动安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提升。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安徽华章”。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