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包干”精神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访问次数: 4005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01-29

[字体: ]

    新闻背景:2017年,我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释放。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县级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省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达1253个,覆盖所有县(市、区),其中完成股改任务的有429个村,共量化集体资产26.9亿元,确认成员97.9万人。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首批13个村的“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全省实施“三变”改革的村达到239个。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小岗村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努力走在改革前列。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平台,深化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探索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的有效办法。

  【代表委员观点】

  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省人大代表李开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我省“三变”改革进程,对于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大投入,创新试点,减免“三变”改革中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产生的税费。要围绕健全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壮大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规模。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通畅的农村产权制度,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中集体经济组织的工商注册登记。充分利用各类资产资源条件,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在尊重承包农户意愿以及不改变承包耕地、林地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企业,引入工商资本发展股份合作,把农民变成“股东”。

  继承弘扬“大包干”精神

  省政协委员杨增权:“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是改革创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建议组织社会科学、农业、行政管理等方面专家系统研究、深入挖掘“大包干”精神的当代意义。要大力宣传敢想敢干、改为天下先的“大包干”精神,让“大包干”精神发扬光大、永放光芒。要敢于践行“大包干”精神,继承和弘扬敢想敢闯的创新精神、敢试敢为的担当精神、言信行果的诚信精神、尊重首创的为民精神。

  加快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省政协委员钱力:在乡村振兴中,金融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建议盘活农户存量信用,变信用为资金和资产。要有效增进各类涉农经营主体、企业和产业的“经营信用”,使之成为金融“脱虚向实”的主战场。要加强财政和金融的组合,精准服务乡村振兴。要加强多种金融业态的组合,构建全流程、立体化金融服务体系,高效服务乡村振兴。我省在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组合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全国唯一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政策性担保体系,有运营良好的农业专业保险,有中西部省份中数量最多、覆盖最广的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可以向国家申请试点,围绕乡村振兴,在区域内开展同业合作试点,开展“担保+保险”合作,将各种农产品尽快纳入保险服务范围,扩大受益面。(记者 史力 夏海军)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