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宣传队

访问次数: 1186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05-28

[字体: ]

宿州市设立传习中心和传习所,以开放式场所、互动式课堂、便民式讲座等多种形式,生动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群众爱往哪去,就在哪儿宣讲

——根据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传习所通常设在村部、社区、公园、广场或志愿者家中

5月18日傍晚,记者来到泗县泗城镇胡庄村农民公园,村民们正三三两两聚到这里纳凉、聊天。

公园的一座凉亭上方,“新时代农民传习所”的牌匾映入记者的眼帘。老党员胡万好和另两位“乡贤”打着快板唱开了:“改革开放四十年,胡庄旧貌换新颜;不忘初心履使命,决战决胜脱贫困……”

最近,胡庄村在农民公园设立“新时代农民传习所”,推举10位热心公益、德高望重的“乡贤”作主讲人。他们依托村民休闲活动场所,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

“群众爱往哪去,哪里方便群众受教育,我们就在哪里宣讲。 ”泗县泗城镇党委书记尉成辉说。今年4月,泗城镇党委在全县率先成立“新时代传习中心”,16个村庄和社区成立“新时代农民(市民)传习所”,传播党的声音、弘扬先进文化、展示发展成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根据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宿州市村庄、社区的“新时代农民(市民)传习所”通常设在村部、社区、公园、广场或志愿者家中,通过“课堂讲习”、流动宣讲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深受群众欢迎。

  哪种“招数”实用,就用哪种“招数”

——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中国进入新时代,人民利益最关怀;干群拧成一股绳,人人争当先进人;爱心筑建中国梦,打造文明泗城镇。 ”5月17日下午,在泗县东关社区“新时代市民传习所”,75岁老党员康尚文用说唱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老康编的顺口溜虽然‘土’,但是好听易记。 ”居民李立新说。在泗城镇,康尚文是远近闻名的“说唱奇人”,他自学党章和系列讲话,自编自导了许多接地气的文艺节目,用“说唱颂演”的形式,把党的理论和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

在泗城镇彭铺村,“传习所”还围绕种植、养殖、栽培等专业技术知识开展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宣讲,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要把政策、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宣讲者必须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知道群众所思、所想,要用最接地气、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宣讲。 ”尉成辉告诉记者。

“俺没有多少文化,就把平时做的给大家一五一十说一遍。 ”5月16日,在宿州市埇桥区三八街道九里村村部的“传习所”,67岁“好媳妇”李成芹为近百名干部群众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孝敬公婆的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九里村“传习所”每周三集中传习,每半月入户传习。 “传习员”来自各条战线,“政策传习员”是各级领导干部及驻村帮扶干部等,“技术传习员”是技术专家、农技人员和致富带头人等,“文明传习员”则来自“乡贤”“文明户”和各级好人、道德模范等。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和现阶段发展需要,三八街道分类施策、因人施教,自由设置宣讲内容,确保收到实效。

  哪些“课程”见效,就上哪些“课程”

——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确保传习落地转化,取得实效

5月21日,天刚蒙蒙亮,埇桥区三八街道九里村的一座大棚内,下肢残疾的农民周浩广和妻子就忙活开了。 “听了几堂课之后,俺致富信心倍增,也学到了一些技术知识,希望靠自己的双手过上美好生活。 ”周浩广说。

周浩广是九里村“传习所”第一批听众。精彩的政策解读、实用的技术演示,让他受益匪浅。

在灵璧县渔沟镇,“传习所”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该镇“传习所”重点突出“五传五有”,即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做到有学习场所、有学习计划、有精干队伍、有配套教材、有科学制度。 “通过‘传习所’的宣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事业中来。 ”镇党委书记仇索告诉记者。

为确保“传习”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宿州市在乡镇、街道成立由党委书记担任主任的“新时代传习中心”,统筹领导全乡镇、全街道“新时代传习所”的推进工作,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力求把“传习所”建设成为干群深入持久学习的阵地,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在此基础上,宿州市一些地方正在尝试推进“全媒体传习所”,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整合网上网下多种资源,保证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上开设传习栏目,定期更新传习内容,组织各界人士开展专栏笔谈、在线访谈、网络论坛、讲微党课等活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广泛宣传。(记者 何雪峰)

·短评·

  扎根泥土才有生命力

宣讲场所是开放的,没有围墙,没有门槛,无需课桌椅,群众爱去的地方就是课堂;师资力量是开放的,党员干部、技术人员和普通群众,只要怀有一片热忱,谁都可以授课;形式内容是开放的,党性教育、政策宣讲、文艺演出,“十八般武艺”都管用。

时下,“传习所”就像一棵棵乡野之花,沐浴阳光、扎根泥土,在宿州市的社区、农村、企业遍地盛开,彰显出特有的活力和生命力。

长期以来,基层政策宣讲面临缺乏队伍的问题,而“传习所”打造了一支能讲善讲的宣讲队伍,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说身边事、讲身边理,开展的宣讲更接地气,让党的政策入脑入心。 “传习所”做到有学习场所、有学习计划、有精干队伍、有配套教材、有科学制度,有利于常态长效,有助于更好地传播党的声音。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