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离高考还有两天,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一些考生受困于睡眠质量不高,导致整天心神不宁,忧心忡忡,睡觉也成了一门“学问”。“我为什么会失眠?”想必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心中的疑惑,又该如何解决呢?安医大一附院医学心理学科主任黄晓琴来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支支招。
有一定的焦虑是正常反应
“焦虑不仅反应在考生身上,还反应在家长、老师身上,这些周围环境带来的焦虑会加深对孩子的影响。”黄晓琴强调,出现焦虑是正常反应,人在面对高考时没有任何紧张度是不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考生家长,首先自己情绪要放松,不然会传递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如果考前过度紧张导致失眠,考生应该如何科学地自我调整呢?
调整生物钟
“家长和考生都要意识到,高考还是要靠平时努力,现阶段不过是强化,要注意不要去熬夜,生活应该规律。”黄晓琴解释说,人体的生物钟会影响睡眠,高考前应该按照面临考试的时段去起床休息,提早把生物钟调整到和正式考试时一致的状态。
中午后忌喝茶和咖啡
往常,有些考生在过去的备考中,养成了半夜熬夜学习,白天靠喝茶、喝咖啡来提神醒脑的习惯,以此来延长学习时间。临近高考,黄晓琴建议,这样的习惯也应有所调整。“如果考生有喝茶、喝咖啡的习惯,最好只能停留在上午时段,中午以后就不要再喝了,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黄晓琴说。
安眠药管用吗?
从没吃过的人,考前一天不建议服用
对此,黄晓琴认为,从来没吃过安眠药的考生,高考前一天则不建议服用,尽管现在的药物治疗是安全的,但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还是不一样。一定要用安眠药的话,需提前一周或几天试一下,明确考生第二天不会产生不适的反应。
如果是在高考前几天出现失眠问题,鼓励适当用药物调整,但高考前一天用了药后,第二天考试可能会有嗜睡反应,感觉头昏脑胀。
黄晓琴建议,如果正好考前一天失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短效药诱导睡眠,这种药物在第二天考试之前已经代谢得差不多了,对孩子发挥影响不大。用药推荐佐匹克隆或唑吡坦,睡前半小时服用,剂量一般为二分之一片。
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睡不着,怎么办?
“告诉自己,失眠不是事儿”
如果明天就要高考了,当你躺在床上,零点的钟声已然敲响,你却还在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确保上述所有预防失眠的方法你都尝试过,但就是睡不着。这种情况下考生该怎么办?
黄晓琴称,考前失眠是人应对比较重大事件时的生理反应,并不需要特别紧张,即便是真的没睡好,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影响并不大,因为人有一种储备功能。
她解释说,“例如,运动会前,运动员也会紧张,但不会有人在百米跑道上睡着。真的到了临考前一天,你到夜里12点还没睡着是没有关系的,第二天人是在一种应激状态下,仍然可以保持一种兴奋。”
睡前可做一些使身体放松的运动
睡前梳头
经常梳头可以起到按摩、刺激作用,尤其睡前梳头,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忘记能力,能促进发根营养,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渐松法
会使人的肌肉逐步放松,有脚趾开始,顺着向上到双脚、腹部、上身、双臂和双肩、颈部和脸部。就像我们握拳头一样握住不放,使相应的地方紧张,然后放开拳头一样放松,让身上的每一处肌肉都做做这个练习。
睡前把四肢放在自己感觉最舒适的位置,开始长长地、慢慢地吸气(4秒钟),你可以将你的肺想象成一个气球,尽量将它充满。当你感到肺部已全部胀起,已经气沉丹田,保留2秒钟。然后,轻轻地、缓慢地将气呼出(4秒钟)。
保健按摩法
脱掉外衣,坐于床上,调匀呼吸,双目微闭,双手掌心相对搓热,然后交替搓胳膊,左右各10次;双手揉搓面部、耳廓、颈部,牵拉耳垂10次;叩齿30次;用拇指背搓鼻侧20次,用双手指尖梳理头皮10次;搓胸、揉腹、按搓腰眼各10次;双手搓腿、揉膝盖各10次;搓脚心左右各50次。在睡前半小时作此按摩,一遍下来,血液循环加快,通体舒畅,达到促进入眠的作用。(江默 范川 记者王佳)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