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委副书记、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访问次数: 1474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07-04

[字体: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老区干部要牢记嘱托,努力干事创业。 ”六安市委副书记、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说,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丰厚营养,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加快老区振兴发展。

金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3115”脱贫计划和开展“十个一”脱贫工程,在全省率先推动建立县级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创新县乡村“三评两复核”工作机制,实施“分户式、联户式、集体式、大规模联户式”光伏扶贫模式,探索推动医疗补充保险、公益性扶贫岗位等创新做法,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益经验。

2015年,中央决定在安徽选择一个县区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潘东旭代表金寨县委主动向省委请缨。为了落实改革试点任务、提升改革试点成果,潘东旭反复钻研政策,全面吃透精神,全力抓谋划、抓设计、抓推进,先后进京汇报30多次,召开改革推进会、调度会100多次。 “改革试点遇到具体问题,他不回避、不推脱,心平气和地与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参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金寨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截至2017年底,金寨县腾退宅基地3.7万亩,占全国15个宅基地改革试点县总数的61.6%,探索出一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精准脱贫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给老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花石乡大湾村贫困村民陈泽平搬进了新居,算了这样一笔账:宅基地退出补偿、危房改造、扶贫、移民等各种补贴加在一起近20万元,“没花一分钱就住进了新房”。金寨县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17.48万人降至2017年的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08%降至6.79%。

加快老区振兴发展,离不开文化繁荣。潘东旭提出,实施村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推进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新途径,破解山区农民文化建设困境。金寨县按照“一场(室外综合文体广场)、两堂(礼堂、讲堂)、三室(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文化活动室)、四墙(村史村情展示墙、民风民俗展示墙、崇德尚贤展示墙、美好家园展示墙)”的标准,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村级农民文化乐园,已建成98个、正在建设104个,2018年底将实现中心村全覆盖。同时,县里出台农民文化乐园管理制度,每村明确一名“村级宣传文化员”,让农民文化乐园“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乐起来”。

“过去村里人没事都往麻将室钻,现在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好玩还长见识。 ”金寨县南溪镇花园村一位村民感慨。南溪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吕祥峰说,农民文化乐园不仅是农民群众文娱休闲的好去处,也是传播红色文化、宣传党的精神政策的基层阵地。

潘东旭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三十条要求,领导制定了金寨县委铁纪“40条”、提出“五个绝不”。作为“班长”,潘东旭主动降低用车用房标准,下乡调研轻车简从。2014年,金寨县政府对部分招商引资工作突出的干部进行奖励,他主动将应得奖金拿出来设立“党内温暖资金”,帮助贫困党员摆脱困境。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继承老区传统,弘扬大别山精神,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把老区建设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潘东旭说。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