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送一服”助力安徽应流集团获得国家重点专项

访问次数: 1359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09-20

[字体: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我们的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了!”8月29日,安徽应流集团副总裁丁邦满高兴地告诉记者。

  今年5月,安徽应流集团承担的“增材制造陶瓷铸型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的应用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经费1734万元支持。

  2017年8月份以来,安徽省实施并持续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安徽省科技厅作为省直单位积极响应,组建了“四送一服”领导小组,深入重点企业,详细了解诉求。而应流集团就是通过省科技厅常态化开展的“四送一服”工作,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科技创新是应流集团三十多年来发展的第一的驱动力。随着企业逐步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特别是高端市场去赢得更强的竞争力,就需要更先进的制造技术,更高端的产品。

  “企业能够牵头国家项目,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所以我们决定加大力量积极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丁邦满告诉记者,去年11月,省科技厅“四送一服”领导小组的调研为企业送来了福音,经过考察交流,应流决定将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增材制造作为申报项目。

  “我们对整个的申报程序不是特别清楚,对研发的方向里面的技术内涵也不是特别明了。”丁邦满告诉记者,刚开始申报,应流集团就遇到了重重困难。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是‘四送一服’工作的出发点。针对应流申报过程中的难题,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率计划处、高新处、基奖处及“四送一服”办相关负责人亲自上门服务,将难题一一化解。

  今年2月,在企业的调研过程中,省科技厅发现应流的项目申报书只是基于企业自身的需求,和国家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帮助企业对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指南,进一步凝练,对项目申报书进一步修改,同时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系统积极把项目推送到国家科技部。”安徽省科技厅高新处副调研员、第九工作组联络员苌韬表示,建议应流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与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八家单位共同申报。

  作为申报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在3月份科技部部署的网络视频答辩中,应流集团更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省科技厅“四送一服”办的这股暖风。

  “这个专家视频答辩和平时的视频答辩不一样,科技部的专家在北京,而项目答辩负责人在省里的视频答辩室。专家可以看到答辩人,答辩人看不到专家。”省科技厅计划处工作人员史洪强表示,针对这种情况,省科技厅对视频答辩时的注意事项、评审专家的问答流程等给予了详细解答,并且安排答辩人事先熟悉网络视频答辩室的现场环境。

  有了科技厅专家手把手扶持,应流集团对于国家重点专项的申报更有信心了。“我们和共同申报的八家单位一起汇聚到合肥来进行视频答辩,整个答辩过程不仅非常顺利,同时也得到了科技部的赞赏。”丁邦满说。

  经过层层努力,5月7日,应流集团牵头承担的“增材制造陶瓷铸型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的应用示范”项目顺利通过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获得国拨经费支持1734万元。

  面对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高端装备领域对高性能金属铸件的迫切需求,项目中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的最终成功,将同时实现不同材料的铸件成型。

  “这不仅将推动应流的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位于国家先进水平,同时也代表着我们在以增材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行业有了一席之地。”丁邦满表示,应流集团从产品本身到产品的生产工艺都在进行创新,项目的申报成功有利于提高应流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家重大装备产业做出更高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应流对接全球高端产业链,更好地为全球高端客户提供服务。

  精准、深入、快速是应流集团对省科技厅“四送一服”办帮扶的最大感受。“从厅领导到处室,到具体的经办人员都对我们项目给予非常具体的针对性指导。”丁邦满说,“四送一服”不仅仅是四送,实际上体现了政府部门职能和工作作风的改变。

  应流集团仅仅是安徽省“四送一服”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将深入更多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化解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继续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记者 徐慧媛、李浩、郑强强)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