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政治哲学意蕴

访问次数: 1326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10-12

[字体: ]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新时代”无疑是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独创性贡献。

  “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总体量变中的部分质变

  时代这个词的含义十分丰富。角度不同、依据不同,涵义也就不一样。大体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一个是宏观层次的大时代概念,它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依据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行分期。在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内部,在社会运动的不同阶段,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期。比如,石器时代还可分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资本主义时代还可分出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也可以分出冷战时代和后冷战时代。

  一个是中观层次的时代概念,往往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所进行的历史分期。它可以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形态特征为依据。比如,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改革开放时代等。一个是微观层次的时代概念,可以指人的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如儿童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中年时代、老年时代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属于中观层次的概念,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要经历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从十九大开始到2050年结束,有30多年。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三个时期,也是最后一个时期。前两个时期的第一个时期,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到改革开放前夕(1978年),有20多年;第二个时期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之前,有近40年的历史。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更高级更发达的阶段,也不能笼统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哲学上讲,这个时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特征的部分质变。无论是从目标之宏伟、任务之艰巨、变革之深刻的角度看,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这个历史时期相比较于初级阶段前两个时期,都非常关键、非常重要,所以用“时代”而不用“阶段”或“时期”进行表述,目的是凸显这一时期的地位和重要性。

  “新时代”的历史坐标是在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基础上,量变到部分质变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重新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发展的什么方位,意义十分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的确立,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

  从纵向的方面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性质有了部分的质变。从横向上看,中国同世界的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塑造和影响世界,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纵向上历史坐标的确立,有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的依据。实践层面的依据又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从量的方面看,我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自2010年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贸易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不光是经济实力,我国的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也进入了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从质的方面来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从横向的方面看,我国同世界的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影响世界,为世界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方面,就全球范围看,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日益改变国际力量对比,也日益重塑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西方世界各种弊端积重难返,连西方大国自身都治理失灵、问题成堆,国际格局以西方占主导、国际关系理念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论”难以为继,西方的治理理念、制度体系和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人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世界范围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日益扩大,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民众生活在困境之中,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

  另一方面,就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看,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西方国家问题频出、遭遇困境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这边风景独好。中国在对外开放中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保持了近40年的高速稳定增长,展示了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国与欧洲的总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中国的治理理念和实践,在国际上受到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同,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的文件。

  “新时代”是自身实践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创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五个方面科学而凝练地概括了新时代的内涵,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为此,可以从根本道路、战略目标、核心立场、伟大梦想和世界意义五个角度来理解新时代。

  第一,就根本道路而言,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习近平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因此,新时代与前两个时期之间既有继承性,也有开创性。从继承性角度来看,新时代与前两个时期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时期。三个时期最鲜明的一致性体现在,都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从开创性角度来看,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二,就战略目标而言,新时代有两大目标,分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确立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既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又要在此基础上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新时代的“两步走”战略是对原来“三步走”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把党的奋斗目标提高到新的层面上。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将原定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提前到2035年;其二,将原定的“现代化国家”目标变为“现代化强国”;其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增加了“美丽”,将美丽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时代的战略目标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第三,就核心立场而言,新时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这一立场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新时代对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追求,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新时代还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遥远的目标变成现实的任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之初,共同富裕只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奋斗目标,需要等到条件具备后才能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就不仅仅要继续坚持这一原则和目标,而是要在新时代逐步实现这一任务。

  第四,就伟大梦想而言,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活力。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随着新时代“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屹立于世界东方。古老而年轻的中华大地将重现历史的辉煌,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五,就世界意义而言,新时代将是中国为全世界、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人口占到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也是息息相通的。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世界各国人民已经结成了一个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当然,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汪亭友,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挂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丁晨对本文亦有贡献)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