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司机刘斌:铁三代共谱火车梦

访问次数: 955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11-08

[字体: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从蒸汽火车到内燃机车,再到高铁,“复兴号”司机刘斌见证了中国铁路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巨变。

  从小就生活在铁路圈子里的刘斌,是同事们眼里"根正苗红"的铁路人——爷爷是工务段采石场的一名工人,父亲是一名老火车司机,哥哥也是一名火车司机。“我们家几代人把各式火车摸了个遍!”在铁路沿线感受火车驶过带来的强烈震感,曾是刘斌和哥哥最津津乐道的事。

  1997年,刘斌从金华铁路司机学校毕业,分配到合肥机务段。在那个年代,能够开火车是件非常拉风的事儿,但背后的辛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晓。蒸汽机车靠烧煤将水转化成蒸汽带来动力,为了保证火车前行,火车司机一路上要不断加煤,车驾驶室的温度高达七十多度,而且噪音特别大。

  夏季是每年最难熬的时候,那几个月,刘斌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一大罐水。为了补充盐分,开车时要在嘴里嚼腌菜。"那时候的驾驶室有三个司机,每天上班我们都会换上旧衣服,下班后满身都是油渍和煤尘,除了牙齿,全身都是黑的。"尽管环境恶劣,刘斌还是为自己可以开动牵引九节车厢的火车而自豪。

  2002年,合肥火车站引入内燃机车,人工烧煤进入历史。环保、节能又干净的内燃机车,让合肥铁路的发展往前跨了一大步。

  但和现在的高铁依然是没法比,刘斌负责的合肥到淮南段,一百余公里的路程,单程至少要7小时,遇到恶劣天气就不知道要等待多久了。刘斌最多的一次等了25小时,车上没有水和食物,就靠着附近车站的工作人员送吃的撑了下来。

  长时间的铁路驾驶让刘斌不可避免的得了"职业病":不能按时吃饭引发了胃病,久坐和不断地踩踏板对腰椎和膝盖也造成了伤害。

  2008年8月1日,这是一个让刘斌永远铭记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京津城际高铁开通,中国进入“高铁时代”。高速、现代的中国高铁,惊艳了世界。

  两年后,刘斌也如愿成为一名动车司机。回忆起自己第一次驾驶动车的情景,刘斌依然难掩兴奋。"那时是三月,我开的是从合肥到武昌的D字头列车。驾驶室十分干净,噪音非常小,手柄操作也十分简单。”刘斌说,那时候每天一想到可以开“帅气的子弹头”,就很开心。看着儿子穿着制服、带着白手套回家,作为“老铁路”的父亲很是羡慕:"儿子赶上了好时代!"

  速度上的变化,拉近了你我的距离,也改变着铁路人的生活。因为亲友大都从事铁路工作,在过去,刘斌一家人很难团聚。"能见到我爸,就见不到我哥,见到我哥见不到我爸。"到了春节等节假日,更是如此。

  "现在的工作时间比较规律,基本准点上下班,即使恶劣天气也不会耽误太久。"2007年后的铁路大提速,让刘斌一家人渐渐有了许多共处时间。

  从"除了牙齿全身都是黑的"到如今"穿制服戴白手套",从"冒白烟的咆哮者"到"超帅气的子弹头",刘斌职业上的巨大变化,只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随着高铁辐射状的发展,通过高铁的"串联",城市间的距离缩短,经济联系加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同城效应逐渐凸显。

  高铁让曾经的遥远不再遥远。当刘斌稳稳地坐在宽敞的"复兴号"列车驾驶舱时,新的一天开始了。(记者 史睿雯)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