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深化“减证便民”成果丰硕

访问次数: 20874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12-12

[字体: ]

    为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2017年5月,阜阳市根据《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精神,在全市范围开展“减证便民”专项清理工作。清理范围以政府权责清单目录、公共服务清单目录为基础,全面清理规范各部门在行使行政权力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要求申请人提供的由其他机构出具的各类证明材料和盖章环节。2017年12月,市、县两级证明材料(盖章环节)清单目录陆续向社会公布,其中市级证明材料(盖章环节)清单确定保留证明类事项(盖章环节)69项,取消37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办件材料,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和改革落实情况,2018年6月,由市委改革办、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务服务中心等单位组成督查组,在各部门自查的基础上,抽查了市直30家窗口单位,对“减证便民”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通过督查发现,绝大部分单位能严格执行市政府公布的证明材料(盖章环节)清单目录,基本做到清单之外无证明,没有擅自增加审批环节和受理材料,取消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奇葩证明和繁琐手续。 但也有极少数单位对“减证便民”工作理解不到位,在2017年“减证便民”工作中未要求认真梳理证明材料,导致出现了一批在证明清单之外的证明事项。个别已经明确取消的证明事项,实际办理中依然索要,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申请材料多问题依然突出。

    为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促进阜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市整治“两难两多一长”改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我市作为全省六个试点市之一,市、县两级同步开展“减证便民”整治申请材料多专项行动,清理范围由证明类事项拓展到政务服务事项的所有申请材料。经过动员部署、单位自查自清、市县两级共审、公示和征求意见等程序,对纳入安徽政务服务服务网运行的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严格按照我省提出的“八个一律”取消原则进行清理规范,市、县两级取消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清单于11月底全部印发并向社会公布。我市市、县两级对12180项政务服务事项中的54342项申请材料进行了规范,共精简申请材料28387项,精简率达54.23%(其中市直取消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4468项,精简率为55.24%),圆满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50%以上精简目标,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不断优化阜阳市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减证便民”,严格执行取消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清单,及时调整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同步精简实体大厅办理相关事项的申请材料,做到线上线下同步精简,不得变相要求申请人提供已取消的申请材料,切实解决申请材料多、群众办事难等问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和督查,对照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取消后的办理方式,优化办事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动信息互联共享,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并对改革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改革落实到位。制定完善申请人书面承诺书等制式文书,整合优化申请材料内容,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文件规定,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和服务空档,确保依法全面正确履职。健全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清理常态机制,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实行动态管理,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修订,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信息共享推进情况,及时精简取消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