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三日到余杭,十日上徽州。”
古时,经新安江、富春江至钱塘江的水道是徽商前往杭州的必经之路,这句俗语是两地经济人文往来的历史见证。
如今,“公交化”开行的高铁让“同城效应”日渐凸显,曾经要花费好几天的路程,随着杭黄高铁的开通,实现了1个多小时通达。“杭黄铁路”的开行让两地唱起了“双城记”。
“杭黄铁路是一条美丽风景线、跨省区域协作线、富民发展线。”参加杭黄铁路首发活动的浙大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教授这样评价道。
黄金旅游线:名城、名江、名湖、名山“串成串”
赏西湖美景,吃千岛湖鱼头,观黄山日出,游徽派宏村,品徽菜、浙菜……一头连着人间天堂—杭州,一头连着人间仙境—黄山的杭黄铁路,宛如一条金项链串起江南的最美景致,其带来的“快旅慢游”体验,为外地游客通过一条高铁线路即可深入江南文化腹地提供了可能,让游客在畅游饱览秀美山水的同时,品尝江南文化大餐。
沿线风景如画,线路上的车站也宛若颗颗璀璨的珍珠,耀眼夺目。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
黄山北站站房于2013年9月28日开工建设,建筑总面积约39582平方米(其中候车大厅面积12109平方米),是合福线上三大站之一,是合福线地级市中最大车站,规模和合肥、福州同等。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千岛湖站。淳安县素有“锦山秀水,文献名邦”的美誉。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站位于千岛湖东北角,南有青石湾山地公园,北有萝卜山屏障,潭头溪穿站而过。风光旖旎的千岛湖距站房200m左右。
站房轮廓线以山势起伏为意境,抹黛瓦色的坡屋面、藏风聚气的入口柱廊搭配高架站场侧方铝格栅,塑造空、灵、透、秀的江南小筑,与站房周边小桥、流水、民居融为一体。玻璃幕墙上的青山倒影与富有韵律的坡屋面交相辉映,绘就一副水墨丹青的长幅画卷。室内装修以淳安县历史文化为主题,发掘睦州文化的底蕴和传承脉络,通过砖雕、石雕及具有现代科技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法来讲述淳安县历史文化风貌及风土人情。


建德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周边群山环绕,新安江水穿流而过,风光秀丽。境内古迹众多,江、湖、岩、洞、瀑、雾等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人称江南第一悬空寺的“大慈岩”等景点融为独特的新安江山水风光,被誉为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的明珠。
建德站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站房采用大屋面加柱廊的形式,简洁大气的屋面与富有韵律的柱廊共同构成建设东大门的建筑意向,象征建德开放迎宾的美好寓意。候车大厅采用白色铝条板局部设置仿木纹铝板灯带,犹如新安江江水缓缓流淌,很好地体现了建德市的江城文化。

沿线各站,处处如画,实现“一洞一景”。“杭黄铁路全线绿化覆盖率超过50%。”据杭黄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世杰介绍,在工程设计、建设中,建设单位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声环境、振动环境、水环境等进行充分评估论证,最大限度地绕避沿线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制定合理可行、自然和谐的建设方案。
此外,设计和建设单位应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轨道设计方面,设计部门将富阳站、桐庐站、淳安站及绩溪北站其它站线轨道、综合维修车间和工区线路轨道调整为无缝线路、60kg/m钢轨,“这是我们首次在长三角区域采用60N新廓形钢轨。”金世杰向记者介绍,采用60N新廓形钢轨降低了钢轨波磨和动车转向架轴端设备破损,减少了后期养护维修工作量,便于应急抢修,提高了行车平稳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跨省协作线:打破省市间行政壁垒
从地理上看,浙西至皖南间山水相隔,不通铁路,人文交流也不便。
如黄先海所言,杭黄高铁开通运营后,打通了浙江西部至安徽南部间山水相隔的天堑,结束浙江西部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不通高铁的历史,大大压缩杭州至黄山间的时空距离。
省市间行政壁垒的打破,对浙江、安徽区域经济带来很多便利性。“交通成本的下降也会带动资本流入和产业发展。此外,浙江与安徽间的区域协作也会越来越多,在强化旅游生态的同时,带来资本技术人员的相互流动。”黄先海表示。
如今,杭州、上海、南京至黄山,最快分别只需要1小时26分、2小时26分、3小时24分可达,并将与沪昆、杭甬、宁杭、合福、昌景黄等多条已运营或规划建设的高铁线相连,融入超过25000公里的国家高铁网。
黄山与杭州的“高铁同城效应”实现了“人间天堂”与“人间仙境”历史性的握手,沿途桐庐、建德、淳安等地区加入长三角“高铁圈”,将有力助推沿线旅游经济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富民强村美好经济线:黄山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
从“共饮一江水”到“共享一个圈”,随着杭黄铁路的开通,黄山向东接轨提速,全方位融入杭州都市圈。
黄山与杭州山相连、水相通、文相近、人相亲,自古就有密切的商贸往来、民间交往。
今年10月25日,在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上,黄山市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成为该都市圈唯一的外省城市,标志着黄山杭州两地同步发展时代的来临。
会上,黄山市表示将以加入杭州都市圈为契机,大力推动规划无缝对接、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联动发展、服务共建共享、合作常态长效,努力打造成为杭州都市圈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文化旅游示范区、健康宜居样板区。
杭州都市圈是我国六大都市圈之一,杭黄高铁开通后,两座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黄山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可谓是最佳时机。
2018年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效应,推动产业融合、政策协同,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形成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黄山与杭州在产业互动、业态互补上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加快构建杭黄1小时经济生活圈,将让两地在医疗卫生保障、教育科研合作、文化服务共享、市民社保、“一卡通”上实现无缝对接。
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连接浙西皖南的杭黄铁路,大大拉近了黄山市和以杭州、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圈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加快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环境共治、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民生共享……全方位融入杭州都市圈的黄山将收获高速交通红利。(记者 彭旖旎 史睿雯)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