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通车,芜湖铁路实现“十字交叉”;到2015年合福高铁通车,结束无为、南陵两县不通铁路的历史,宁安城际通车,芜湖迈入高铁时代;再到如今,商合杭、合安九、皖赣、宣绩、昌景黄、沪苏湖、苏南沿江等铁路项目加速建设,特别是商合杭铁路的全线贯通近在眼前,芜湖即将拥有7个高铁客运站,全方位接入国家高铁“八纵八横”主干网。立足新时代,芜湖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也即将驶入新的一站。
东南西北,高铁路网加速编织
芜湖站是全国60个铁路中心枢纽站之一。“十二五”以来,我市铁路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铁营运里程从0增长到129.4公里,在建里程93.1公里;电气化铁路里程由0增长到94公里;芜湖站目前日开行列车172列(86对),年客运量突破840万人次。到“十三五”末,除西藏、海南、宁夏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暂无法直接通达外,从芜湖出发基本可以一站直达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19年底商合杭铁路建成后,我市境内将形成普铁和高铁的“双十字交叉”,宁芜铜铁路和淮南线形成普铁十字交叉,宁安城际和商合杭铁路形成高铁十字交叉,再加上途经无为、南陵两县的合福高铁。“届时,我市将拥有以芜湖站为主,6个县区站为辅的7个高铁客运站,实现高铁对市域的全覆盖。”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说。
虽然近年我市铁路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周边城市铁路规划项目逐步落地,我市在省内铁路枢纽地位遭遇了巨大挑战,自身发展也面临诸多瓶颈。
“南京、合肥两大枢纽对芜湖挤压效应明显。”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许国平介绍,三个城市之间距离过近,且在地理空间布局形态上几乎为等边三角形。在南京、合肥枢纽功能和地位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客观压制并弱化了芜湖枢纽的功能地位。同时,芜湖站位于城市中心,无法引入更多线路。由于受到城市现状和城市规划的制约,芜湖铁路枢纽发展和调整优化的空间不大。
一段时间以来,芜湖铁路交通面临着尴尬且无奈的现状。虽然宁安城际和合福高铁于2015年底开通运营了,但遗憾的是,由于合福高铁没有经过芜湖市主城区,而商合杭铁路正在建设尚未通车,导致目前芜湖往合肥、北京方向一直没有开行直达的动车组列车,给市民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和困扰。
“芜湖铁路历史悠久,在很多市民的内心深处,铁路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每一个铁路项目的规划和落地建设,都有一个工作程序严密、工作周期很长的协调推进过程。其间既有省与省之间的竞争,也有市与市之间的博弈。但可以确定的是,芜湖的高铁骨架已伸展开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市铁路的通达能力将迎来一次重大的质的飞跃。”许国平说。
据悉,随着省内外在建和即将建设的铁路项目建成开通,未来3到4年,芜湖将全方位接入国家高铁“八纵八横”主干网,合安九、皖赣(宣绩段)、昌景黄、沪苏湖等铁路项目建成通车后,我市向北可通达合肥、济南、青岛、雄安、天津、北京;向东可通达宣城、湖州、苏州、杭州、上海;向南可通达南昌、厦门、福州、广州、香港;向西可通达九江、武汉、重庆、成都;向西北可通达郑州、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城市。
线路规划,须兼顾经济和时效
由于规划时间早,宁安城际开行时速为250公里,未达到高铁动车的运行时速,成为缺憾。但从另一角度看,高铁开行,也须统筹考虑经济和时效,既要让市民出行更方便快捷,也要感受到实惠。
“高铁运行中,不可能长时间达到满速状态。市区里程限速、桥梁涵洞减速、停靠站减速等都是动车运行速度的制约因素。”许国平称,特别在距离短、停站多的高铁线路上,时速不同的列车在运行时间上差别并不明显,但市民出行成本差别就很明显了。以合福高铁为例。我市南陵站至合肥南站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动车运行时间为51分到58分,二等座票价79元;同是这一区间段,时速250公里的普通动车运行时间为1小时01分至1小时07分,二等座票价54元。
这一点在宁安城际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宁安城际属于无砟轨道,线路条件很好。但作为沿江城际铁路线,沿线城市多为沿江呈带状布局,市区里程长、城市间距小,所以开行时速为350公里动车的意义并不大。”
不过,在另一条即将贯通的铁路线上,将会是另一番景象。据悉,商合杭铁路开通后,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趋多,并有望开行大站越线(停站少)动车组。届时,芜湖到合肥铁路通行时间将从2个多小时缩短到50分钟以内;到杭州将在1个半小时以内;到亳州2个小时以内;到武汉2个小时左右;到郑州2个半小时以内;即便是到西安,也仅需要4个半小时。
此外,有着华东第二通道之称的淮南铁路已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这条线路上可具备开行载客量首屈一指、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绿皮动车,进一步释放普速铁路运能。
铁路发展,见证为民便民情怀
“交通发展最大目的是为民便民。”专家们认为,芜湖铁路发展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首先是火车站的区位。2013年,作为当时全国地级市中规模前三的铁路站场工程,芜湖新火车站启动建设。2015年11月,该站东站场率先投入使用;去年年中,该站西站房基本建成,西广场建设有序推进。火车站连通后,建筑面积将由1992年建成老站的0.72万平方米跃升至5.6万平方米。“繁华的城市中心有如此规模的高铁站场,全国罕见。这大大压缩了出行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便捷度。”
同时,商合杭铁路开通后,依托芜湖站、芜湖北站、弋江站、无为站、繁昌西站、南陵站、湾沚南站,除三山区外,芜湖将实现县县、区区通高铁。“市域内出行,可以就近找到高铁站,说走就走。”
其次是谋划铁路项目的战略眼光。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随着高铁“十字交叉”格局形成,我市下一步将谋划如何提升动车始发能力,布局建设新的芜湖城际站。
“一个城市能有更多动车始发,就会有更多的早班车和夜班车。这将更有利于满足市民的通勤、旅游、商务等出行需求。”据悉,我市已开展动车运用设施建设方案的研究,以满足未来芜湖地区动车始发过夜检修需求,增强芜湖区域铁路枢纽地位。同时,我市也将紧紧围绕国家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要求,密切关注、协调周边城市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的规划设计,不断丰富我市铁路线网。
远期来看,我市还将推进货运铁路线外迁和华东地区铁路货运中心建设。未来,货运列车对城市发展格局、城市环境(景观、噪音)的影响将大幅减小,芜湖也将诞生区域铁路物流中心,并依托铁路跨境电商物流园,开行国际班列,提升城市经济外向度和影响力。
从必须到售票窗口排队购票,到如今在手机上点点划划;从绿皮火车满载着对远方的想象与渴望,到如今“贴地飞行”的高铁轻松实现异地工作生活安排……芜湖人生长的空间和奋斗的节奏,正跟随着蜿蜒的铁轨和城市的脚步不断向前。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