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关注“文化多样化”

访问次数: 1908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9-03-22

[字体: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理解把握文化多样化的新特点,牢牢把握兴文化大好机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文化基石?今天刊发的几篇文章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近期本报观察版连续推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新特点新趋势系列专版,引起良好反响。下一步,观察版将陆续推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特点新趋势系列专版,敬请关注。

——编  者  

 

文化多样化新特点探源(人民观察)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当今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化、文化自信的提升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推动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赋予文化多样化以新特点。理解把握新时代文化多样化的新特点,对于准确把握新时代的特征、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各有其形态、内涵和特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广度、深度的拓展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文化多样化的特点更为明显。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进一步强化了新时代的文化多样化。理解把握新时代文化多样化的新特点,对于准确把握新时代的特征、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多样化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世界因多彩而美丽,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发展。当今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化,在推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带来文化多样化机遇。随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相互借鉴日益频繁、不断深入,文化空间和文化视野不断拓展。交流孕育融合,融合推动进步,促进新文化的形成。中国一向尊重文明多样化发展,积极促进不同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努力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多样化发展,必将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唤文化多样化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同志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文化多样化的共同体,文化多样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只有尊重各民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促进各民族文化并存互鉴,世界才能走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合作共赢。文化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尊重文化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才能一步步成为现实。

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增强文化多样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尽管当前一些国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但无法扭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促进全球开放合作,习近平同志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是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在带动经济合作的同时,也在促进参与国家的文化交流。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带一路”延伸之处,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一带一路”是开放之路,也是文明交流融合之路,正在增强文化多样化趋势。

当今时代,世界范围的文明交流互鉴日益广泛而深入,有力促进了文化多样化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升,文明交流互鉴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上展开,文化多样化特征更为明显。

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多样化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基于文化底蕴和文化胸怀,激发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新时代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自信基于多元的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这三种文化形态既有继承性,又各有独特内涵和功能。习近平同志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征作用的高度认可。这三种文化形态共同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本身就带有多样化的特点。

文化自信基于博大的文化胸怀。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心理、文化态度,也是一种文化胸怀、文化境界。文化自信赋予中华民族面向世界的从容姿态,让我们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努力使其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化、本土化,形成新的文化样态。同时,在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多元文化并存,各种社会思潮不断碰撞、交流与对话。文化自信孕育的博大文化胸怀,催生了新时代文化的多样化。

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文化建设只能在现有文化基础上进行。同时,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国家、民族的文化要传承下去都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使文化主体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从中汲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资源。文化自信激发创新创造灵感,成为文化发展的动力。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创新创造,让我们在传承既有文化形态的同时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从而丰富文化的多样化。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多样化形成的重要因素,缺乏文化自信就会导致文化封闭,其结果是文化的凋零和衰落。

基于人民文化需求的文化多样化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也包括精神生活需要。文化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提升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品质的支撑。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样化文化生活需求,驱动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人民文化需求的多样性。文化生产是为了满足文化需求。只有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需求,文化生产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人民群众年龄、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具有差异性,其文化需求也不相同,因而文化产品具有多样性特征。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并存,在满足不同文化需求的同时,使文化以多样化的样态存在。

文化生产主体的多元性。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在物质生产领域,也体现在精神生产领域。近年来,在国有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民营经济在文化生产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文化企业、文化工作室等参与文化产品生产,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化群体的形成,壮大了文化创作生产队伍,激发了文化市场活力。不同文化生产主体有不同文化理念、文化追求,也有不同文化生产方式,在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促进着文化多样化发展。

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当前,传统文化传播手段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数字传播技术支持下的诸如网络、移动电视、手机、数字报刊等媒体表现出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传统传播手段与新兴传播技术交互作用,促成传统形态与新型形态的文化产品并存,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不断出现,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的发展促进着文化多样化发展。

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从而推动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执笔:陈金龙)

 

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之道(大家手笔)

王 蒙

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在为新时代鼓与呼中滋养社会、铸造国魂。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时代文化建设要与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伟大进程相适应,不断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针对新时代文化多样化发展的新特点,既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又包容积极健康的多样性,同时大力整治庸俗、低俗、媚俗问题,加强行业自律。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要善于汲取一切有利于增强文化生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手段,如吸收借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前沿成果,积极开展学术方面的争鸣研讨等。善于向经典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一切先进文化学习,见贤思齐,学而时习之,正是中华文化永葆青春的奥秘所在,我们要传承好、发扬好。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生产出更多广受大众欢迎的文化产品,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中之重。既要重视拓展国内国际文化市场,更要重视提高文化产品的品位和内涵。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提高媒体的文化尊严与精神境界。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通过设立文艺奖项和文艺家荣衔、学衔等手段,强化对文化人才的尊重、引领、培育、凝聚,推动形成与中国悠久历史、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人才阵容,不断攀登人类文化高峰。这不仅有利于倡导崇高信念、时代精神、学术研究与工匠精神、技艺传承,而且有利于培育为学荣耀与献身真理的热忱。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日常教化作用,特别是从青少年抓起,进行公民文明教育,包括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关心弱者、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包容理解等。注重促进自媒体等新媒体健康发展,扶正祛邪,拒绝网络乱象,抵制文化垃圾。大力提倡多读书、读经典,要悦读更要苦读与攻读。

文化不仅表现为文物与名胜古迹、文化活动与文化服务、特定的产品节目,而且更多地表现为人民的素质与精神面貌,以文化人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让人民在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更多的中华文化精神、品格与魅力。文化以点滴浸润见成效。要运用一切文化手段,从教育源头上多下功夫,从日常细节上多加规范,在公民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功能上多加发挥。长期坚持下去,社会就会更有章法,人民就会更加文明,中华文明就会呈现出更加美好、宏大的景象。(作者为原文化部部长)

 

为民族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牢牢把握兴文化大好机遇(新知新觉)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已经从缺不缺、够不够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兴文化提供了大好机遇。牢牢把握新时代兴文化大好机遇,要大力弘扬和发展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把握党和国家对兴文化高度重视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其中,对兴文化作出一系列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的战略部署,创造了兴文化的大好机遇。把握这一大好机遇,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新时代兴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兴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要以新时代兴文化的目标要求为导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把握民族复兴对兴文化迫切需要的机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基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迫切需要兴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把握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兴文化的机遇,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把握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的机遇。习近平同志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近年来,从“故宫跑”到“文创热”,从博物馆内人头攒动、美术馆前排起长队到《窝头会馆》等人艺话剧一票难求,从传统文化节目持续火爆到革命历史剧引来收视热潮,特别是《流浪地球》自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截至2月20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8500万。这些文化现象表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已经从缺不缺、够不够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井喷式的文化需求,为兴文化带来重要机遇。把握好这一机遇,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执笔:刘志明)

信息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