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新平:这个“语言扶贫”可不是空口说白话

访问次数: 2127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9-04-15

[字体: ]

    说到“语言扶贫”,可能有人会认为是空口说白话式的扶贫,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空话说了一大堆,标语口号满天飞,被“扶”的群众仍旧难以脱贫。在扶贫工作中,这样的形式主义做法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宛新平这里说的“语言扶贫”可不在此列,而是实实在在的、发挥自身优势的扶贫。

  据4月11日中安在线报道,在近日于昆明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暨推普脱贫攻坚中期推进会上,科大讯飞与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务院扶贫办以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共同签订“推普脱贫攻坚”战略合作框架。根据协议,科大讯飞将依托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丰富的教育信息化行业经验,鼓励支持APP及“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在全国贫困地区落地,力争帮扶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学会说普通话,助力脱贫攻坚。

  没想到吧?“语言扶贫”原来是这个意思!其实,作为全球语音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科大讯飞去年就上线了“语言扶贫APP”,主要功能就是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识字和学说普通话。同时,科大讯飞还研发了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平台。该平台利用最新的智能口语评测等人工智能技术,覆盖语言学习“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学习中,覆盖教师、学生用户近200万人。

  今年科大讯飞签下的协议,在“识字说话”的基础上又更上一层楼,利用APP和大数据平台,增加了教育产品,也就是说,广大贫困群众不仅可以利用讯飞的平台学语言,还能学习脱贫的各种知识和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受到空前的重视,过去“推普”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原因无他,就因为很多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要走南闯北地打工做生意,不会普通话很难沟通交流,会错失很多机会。如今,普通话虽然空前普及,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比如云南等地的“直过民族”(即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众,由于交通阻隔,居住分散,教育程度低等原因,还有相当一批人不会说普通话,甚至不识汉字。“推普”正是助力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科大讯飞利用自身高科技企业人才和信息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比起直接捐钱捐物、派人驻点效果更好。这也启示我们,扶贫脱贫贵在精准。这个精准,不仅不能空口说白话,还应精准地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像科大讯飞这样,让“直过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的贫困群众,再来一次“直过”,直接过渡到高科技产品的运用,通过高科技产品的运用,学习和外界交流的语言文字,学习脱贫致富的本领。这样的扶贫路径,这样的“语言扶贫”是实实在在的扶贫,是高科技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地气对接的最好形式,值得点赞。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