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位于中国东部,是好山好水的生态胜地,是左右逢源的通衢要地,是创新创业的养人福地,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战略覆盖的唯一省份。
安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坚持改革创新勇于闯出新路”的安徽省。本版遴选发布会现场图片展的部分精彩作品,以展示美好安徽的风采和魅力。

8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厅外,展示我省“五大发展”成就的图片展吸引参会者驻足欣赏。 记者 吴文兵 摄

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
2019年4月24日,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正式开馆。创新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以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为核心,具有“展示窗口、实用平台、先行示范”三大功能定位,着力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市场。

中俄两国“两河流域”合作机制自2013年启动以来,安徽省建立了对俄项目库,积极推介航空、汽车、新材料等行业领域的项目,还开办了两个俄罗斯高级公务员研修班;将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装备制造、航空、汽车、家电、农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

中国农村改革策源地——凤阳县小岗村
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沈浩精神起源地。1978年冬,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
2014年6月26日,合肥第一列铁路国际货运专列 (合肥-阿拉木图)驶出。2015年6月26日,合肥第一列到欧洲地区的铁路货运专列(合肥-汉堡)开通。 “合新欧”中亚、中欧班列的相继开通和稳定运行,开辟了安徽省、合肥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通道,推动了安徽省、合肥市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进程,是打通合肥与中亚乃至欧洲陆上货运通道的重要举措,是目前国内多条亚、欧铁路运营线中具有商业价值的线路之一。

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安徽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又名东方超环,坐落于合肥市西郊的科学岛上,是我国设计建造的国际上第一个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一种利用磁约束和真空绝热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它被公认为是探索、解决未来稳态聚变反应堆工程及物理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使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进入世界前沿,在人类开发清洁而又无限的核聚变能的领域内做出重大贡献。

安徽首创林长制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安徽省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自2017年以来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设立5.2万余名林长,围绕护绿、增绿、用绿、管绿、活绿建立长效机制,破除困扰林业发展的沉疴痼疾,织密扎牢保护网,实现“不砍树,能致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

梨都砀山
安徽砀山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梨园,素有中国梨都之称,以盛产酥梨闻名于世。两岸连片果园近百万亩,年产各类水果30亿斤。

第一批全国综合医改试点
安徽综合医改,以药品集中采购挤出药品耗材水分,用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同病同治,借力医联体、医共体推动分级诊疗,合理配置医疗服务资源——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安徽综合医改对诸多久攻不下的“疑难杂症”,给出了深具安徽特色的改革良方。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