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市委编办在本次机构改革中,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加大部门间编制统筹调配力度”要求,以职责编制相匹配为核心,建立编制动态调配制度,印发《徐州市市级机构改革行政编制调整规范》、《徐州市市级机构改革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调整口径》等规范性文件,通过四项举措,在编制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编制使用效益“1+1>2”。
一、适配职责划转,合理调整职责对应编制。认真分析省委、省政府批复的《徐州市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划转的各项具体职责,按照“编随事走”原则,分“原处室主要职责”、“原处室部分职责”、“原处室较少职责”、“涉及原多个处室职责”等4种情况,逐类明确编制调整标准,确保职责划得出、接得住。如对应“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转,将原市文广新局新闻出版处(版权处)整建制划转至市委宣传部;对应“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划转,将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部分编制划转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打破部门壁垒,统筹使用撤销机构综合处室人员编制。破除人员编制“部门所有”思维,综合岗位人员和编制全市统筹配置。对机构改革中多个机构整合、综合性处室重叠的部门,统筹考虑职责岗位相近性、工作延续性和人员稳定性等因素,只保留一套综合性处室,其余综合性处室采用“人编同调”方式全部转隶调整至承担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重要职责部门,共统筹调配11家党政部门综合处室人员编制。如将原市食药监局所有综合性处室连人带编划转至市医疗保障局,承担各项内部服务性工作;将原市房管局、质监局机关党委所有人员连人带编划入市教育局,加强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力量等。
三、编制有减有增,保障重点部门用编需求。一方面严控机构编制,对用编大户重点分析提出挖潜办法,利用改革契机加大编制上收力度。对改革中撤销部门空编全部收回;对多个机构整合导致处室职能重叠部门,按比例收回相应处室编制;对撤销机构处级领导所占用编制,原则上收回不予分配,最终根据任职机构编制规模统筹考虑,共收回14个党政部门相应行政编制。另一方面,对近年来行政职能增加且急需新进专业技术人员的重点部门,通过“净核增空编”方式,将收回的行政编制用于生态、应急、金融等13家党政部门,加强了重点领域机构编制保障。
四、统筹各类编制,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同步加强事业编制的统筹使用,三类事业单位编制全部收回,即经营类事业单位编制全部收回,事业单位工勤空编全部收回,涉改事业单位空编全部收回。同时,对部门整合后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加强优化整合,核减相应事业编制。上收的事业编制全部调配至教育、卫健、农业农村等社会民生重点部门,有效缓解了相关领域用编需求。
信息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