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针对部门机构编制与人员矛盾突出问题,湖北襄阳老河口市委编办组织摸底和研判,把准聚焦,提出四项“硬核”措施,积极探索破解之道,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改革中调整。该办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对行政单位“原则上实行有职责划走的部门相应划走编制,不新增核定编制”,组成三个工作专班,逐一赴职责减少的部门对划走职责对应的人员进行摸底及核对,通过与部门班子座谈、征求相关人员意见、审核编制状况等方式,拿出初步调整方案,报编委会研究同意后,明确予以纳入“三定”规定或调整方案;对于“三合一”、“二合一”等整合单位,分别按照整合前编制总量的一定比例,确定新整合单位编制,多出的编制大多数收归全市总量管理,其余的调整至职责增加或原本缺编单位。总的看,基本满足了部分行政用编需求,行政编制与人员矛盾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二是总量内调剂。遵循“总量控制、盘活存量、动态调整、优化配置”原则,在不突破已核定编制总量基础上,加强内部挖潜,盘活、优化、用好现有编制资源,进一步将有限的编制用在推进重要改革、保障改善民生等关键部位和重点领域。对事业单位用编需求,将职能调整、自然减员、机构撤并等空出的编制,用于编制与人员矛盾突出的单位,推动编制资源动态有序流动,促进编制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三是向外引人才。针对部分单位和重要岗位缺高素质人员的情况,为促进工作的接续开展,提升该市公务人员队伍素质,积极向上争取公务员招录名额,同时于每年用编计划中明确部分编制的用途,以引进高素质人才。从实际效果看,近年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中研究生学历人员不断增加,促进了工作质量的提高,带动了单位队伍活力的提升,促进了一些领域事业的发展进步。
四是坚持严纪律。编制不同于其他事项,是重要政治资源,“编制就是法律”。坚持把机构编制管理纪律挺在前面,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和制度,严守机构编制管理底线,坚决抵制不合理核编增编要求,在严明机构编制纪律和规矩上做到毫不含糊。发挥编制督查检查职责,对于违规使用编制、超编使用人员的情况开展了相关查办。
信息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