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创新,驱动制造业“三大变革”

访问次数: 714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9-09-23

[字体: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省之器、富民之基。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三大变革”。

  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重要内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先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渗透,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制造模式逐渐普及,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加速推进,为我省制造业跨越发展打开了“机会窗口”。

  质量变革是主体。同全国一样,安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年来,我省通过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多点开花,供给体系质量水平持续迈上新台阶。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就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入推进“去降补”,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形成智能生产和智慧制造蓬勃发展的局面。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省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瞄准国际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企业和产品优胜劣汰,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逐步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品牌企业和产品。

  效率变革是主线。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投入产出比较的竞争、效率高低的竞争。近年来,我省着力解决制造业企业面临的融资、成本等现实问题,创新招商引资政策举措,各类企业综合运行成本有所下降,市场主体活力迸发,生产要素组合持续优化。把效率变革作为主线贯穿,就要统筹高端制造业培育发展和优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整合优质资源,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大力培育创新型团队和技能人才大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为制造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动力变革是基础。突破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离不开创新。近年来,安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从跟跑到领跑、产业创新从盆景到风景、制度创新从被动到主动。推动制造业动力变革,就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生产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力提升制造业整体科技水平。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