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的主题教育党课上,一位胸佩党徽、样貌清瘦的老人,满含深情地给大家上课。在座师生无不深受感染。这位老人就是安徽医科大学离休干部、老党员徐亚球,今年99岁。
历经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这位有着77年党龄的党员,用自己无私奉献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1921年,徐亚球生于江苏省沭阳县闸口庄的一个革命家庭,父亲1929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徐亚球参加了当地党组织建立的民兵队伍,开始抗日游击活动;1940年加入新四军;1942年10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革命的深入,我的理想信念更清晰、更坚定了。 ”徐亚球说。
在抗日斗争中,徐亚球担任泗沭县警卫团直属十二连政治指导员,先后参加作战十次,率队取得了“三打刘洪庄”的胜利,拔除了日伪在刘洪庄的据点,在当地老百姓中传为佳话。 1949年4月15日,徐亚球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第30军第88师第262团,到达无为县泥叉河出口处待命,4月20日晚,他作为冲锋在渡江战役第一线的战士,成为新中国成立的见证人。每每谈起峥嵘岁月,徐亚球无比自豪。
1950年6月,徐亚球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成为“最可爱的人”。回国后,徐亚球先后任安徽省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总校政治处主任,安徽省军区政治部直属工作科科长等职。 1981年,他来到安徽医学院,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1984年,徐亚球离休,在平淡的晚年生活中,一直致力于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 1995年,他创建了“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淮海委员会”,工作之余撰写革命战争回忆录。 “为救国救民,为解放劳苦大众,为建立建设新中国而牺牲一切,英勇奋斗! ”这是徐亚球毕其一生所牢记的使命,也是他入党以来始终不忘的初心。
拿出挂在腰间的一大串钥匙,捏住其中小小的一把,精准地插进家中抽屉上的锁孔,徐亚球的手显得平稳而有力。但当他打开抽屉,捧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时,双手却有些微微颤抖了。
几十年风雨,一项项闪光的荣誉,铭刻在这位老共产党员饱经沧桑的一生里:1953年,被授予朝鲜解放独立勋章;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63年被授予上校军衔;2005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15年,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9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我永远都是党的儿子。”徐亚球的真情告白简单而纯粹,热烈而赤诚。(通讯员 俞传芳 记者 许蓓蓓)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