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服务社区群众——记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党工委委员朱红英

访问次数: 2586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9-11-26

[字体: ]

    “我会扎根基层,把心留在社区,尽心尽力服务好街坊邻居。”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党工委委员、家家景园社区党委第一书记朱红英说。

  朱红英来自无为县农村,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也曾是村居工作人员。受父母影响,她从小懂得“干一行、爱一行”的道理。 2001年中专毕业后,朱红英在合肥市蜀山区开始从事基层工作。走街入户、嘘寒问暖、慰问困难群众、调处矛盾纠纷……朱红英每天奔走在基层一线。十余年的街居多个工作岗位的磨炼,使她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工作能手。

  2010年,朱红英担任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青阳路社区工作站站长。她结合社区实际发起成立了“爱基金”,开展“四季帮扶主题行动”,创立了“五心服务卡”,帮助残疾人成立了“春燃太极轮椅队”,建立了帮扶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在社区实现了贴心关爱全覆盖。 3年多时间,她共帮扶社区困难群众1540人次,发放慰问金200余万元。

  残疾女青年李小红幼年时因意外严重烧伤失去双手,面容严重损毁,落下终生残疾。因自卑害怕,30岁出头的小红几乎没出过门。了解情况后,朱红英主动上门探访。 “朱站长经常跟我拉家常,像姐姐一样关心体贴我,让我有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小红说。如今,小红通过摆摊创业,以断残的双臂绣出精美的十字绣,还走进了大学校园为大学生作励志演讲报告。

  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如何将社区管好、治好,朱红英一直在探索。在她倡议下,青阳路社区成立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大妈草根调解队”和安徽省首个“军警民医患纠纷联调中心”,经她调处的矛盾纠纷有20多起,调处成功率近100%。在队伍建设上,她在全省率先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社区工作,并建设学习型社区。

  2014年,朱红英担任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家家景园社区党委书记,积极申请推行“星星点灯”社区矫正服务项目,并设立微基金,帮扶社区20余名矫正对象。

  除微基金外,还结合社区居民实际需求设立了一系列“微字号”服务。 “微党校”就是利用小区物业场所打造的党员家门口学习阵地;“微读坊”则让辖区3至8岁孩子享受阅读乐趣;“微聊吧”则由心理咨询专家坐镇,对辖区亲子教育、婚姻关系等开展咨询和疏导……5年来,一个个“微字号”服务,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画出了社区和谐发展的“同心圆”。

  经济管理研究生学历、初级会计师、社会工作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为了更好地为基层服务,多年来,朱红英从专科读到本科、再从本科读到研究生,并取得了多项资格认证。她总是说,党员干部要注重知识更新,自觉加强理论修养,时刻铭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朱红英先后荣获安徽省首批十大江淮社工之星、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合肥市百佳人民调解员、合肥市三八红旗手、蜀山区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现为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记者 许蓓蓓)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