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万永:勇扛决战脱贫攻坚的旗帜

访问次数: 5842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0-05-18

[字体: ]

    2017年4月,江万永从省委编办来到舒城县阙店乡转水湾村,这是他第二次参加选派工作。

  要让群众看到美好未来:他在那里,那里就是一束希望的亮光

  江万永始终认为,党员干部要有旗帜意识和角色意识,无论在哪里都要发出一束光。

  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江万永在枞阳县横埠镇孙岗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是个总人口4600余人的“难点村”。两年半的时间,他带领村支两委破解“老大难”,专啃“硬骨头”,打通了“孙岗村第二通道”,扩挖了56口当家塘坝,增建了5000米水泥田间道,重建了“孙岗大桥”危桥,创建了“枞阳县孙岗水产综合养殖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孙岗村落后面貌一举扭转,成为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先进村,江万永也获得安徽省第五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称号。其选派先进事迹先后被《安徽日报》、新华社《安徽领导参考》等刊载,纪录专题片入选“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地方特色教材”。

  2017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在省直机关“选硬人,硬选人”,向贫困村派出251支扶贫工作队。江万永毫不犹豫地再次响应组织号召,打着背包来到舒城县阙店乡转水湾村,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扑下身子创造性开展工作,又一次以实际行动把自己变成了转水湾村民眼里的一束希望之光。

  要让村庄变得更富更美:他在那里,那里就是一颗耀眼的亮星

  脱贫攻坚,关键是因地制宜找准“生财道”,唱好“致富经”。江万永与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选择了“门槛低,效益好”的香椿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探索了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子。目前全村香椿面积已经扩大到1600多亩,成为合肥周边最大的天然香椿种植基地,户均增收约4000元,大户收入可达4万余元。香椿深加工扶贫产品“阙红牌香椿酱”已经形成了50万瓶产能,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2019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当天,“阙红牌香椿酱”和江万永一道走进了央视《新闻直播间》。

  江万永深入调研后发现,转水湾村自然资源禀赋较好,完全可以打造成为“合肥边上的婺源”。他先后协调各方面支持,初步建成天然香椿观光基地、香椿深加工体验基地、户外运动基地、游客接待中心。依托国家5A景区万佛湖,推出“游万佛湖,吃香椿宴”转水湾一日游旅游产品。成功举办“转水湾香椿采摘节”、“乡村越野跑山赛”等几十场活动,吸引了周边约2万游客和数十家省内外媒体关注。

  三年来,转水湾村这个名不经传的“穷窝窝”,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先后被授予中国最美村镇、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全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十大示范村等。

  要让农村得到善治良治:他在那里,那里就是一座生机勃勃的花园

  江万永在帮扶中深刻认识到,必须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他探索了集产业扶贫、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为一体的多维度脱贫模式,引发了国务院扶贫办课题组的研究兴趣。

  按照“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的要求,江万永提出了以党员领办为核心,实行“党建+”工作思路(党员队伍建设+乡风文明培育+道德文化建设),带领全村党员先后领办了20多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进一步扩大了村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坚持既抓“物质扶贫”,又抓“精神扶贫”,先后建设了挖掘转水湾好人故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成立志愿者队伍、设立“救急难”互助社、组织五保老人集体过节等5个公益品牌,成功打造了一个有温度的转水湾。

  江万永作为省第五批、第七批选派到村的干部,勇扛决战脱贫攻坚的旗帜,奋力向群众和组织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先后获得省第五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省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供稿:省委编办机关党委)
 
    信息来源:安徽机关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