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引发热烈反响

访问次数: 5820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0-12-24

[字体: ]

    12月23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总结2020年全省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在出席会议的同志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一致认为,今年以来,面对“疫情、汛情、世情”叠加的复杂局面,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中央放心、百姓满意、可以载入安徽发展史册的优异答卷。围绕2021年经济工作安排部署,大家纷纷表示,省委关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客观全面,明年经济工作的安排紧扣中央精神、结合安徽实际,体现了既实事求是又积极进取原则。下一步,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开拓创新、奋力前行,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贡献。

  围绕今年的经济工作总结与明年的部署和重点发展任务,省发改委主任张天培认为,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突出政治站位,突出规律分析,突出担当意识,突出奋力作为,全面总结了今年成绩和“十三五”发展的成就,提出了明年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任务,客观务实、切实可行。九项重点任务对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明年的经济目标制定既实事求是,又客观进取,体现‘跳起来摘桃子’,体现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我们将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全力抓好明年经济工作,力争任务圆满完成。 ”马鞍山市花山区委书记朱来友说。

  明年经济工作的九项任务中,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放在第一位。 

  会议专门提出,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先导,规划和启动安徽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

  “以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站位高、谋划细,前瞻性强、意义重大。我们将认真推进每项体系的具体举措,积极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完善的科技和产业体系。 ”张天培说。

  在合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看来,平台是建设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创建六大平台,加强体系化力量的目标,这些平台将为创新安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我们将进一步依托合肥高新区的创新资源和优势,不断做好科技创新的引领工作,落实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为全省争创更多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多作贡献。 ”

  会议强调,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为基础,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 ”肥东县委书记孙良鸿表示,肥东将聚焦产业强发展,围绕“芯屏器合”,通过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做好产业配套,在显示、生物医药等产业集中发力,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部署,锻造产业长板,补齐产业短板,坚持高端布局、前瞻布局、优化布局和抢滩布局,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会议指出,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的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强化财政和金融、产业等政策系统集成,加大对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确保更多资金用于“六稳”“六保”。

  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财政政策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财政工作提供了遵循。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统筹财政资金资源,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聚力支持科技创新、强链补链、扩大内需、长三角一体化、安徽自贸试验区、生态环保等,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真抓实干落实全年目标任务。

  会议提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落实好省支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个体工商户发展等政策举措,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

  “对于企业来说,我们将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企业实践中,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民企力量。 ”华云数据董事长许广彬说,下一步,将抓紧时代机遇,通过加快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其赋能作用,激发更多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并与更多产学研各界合作伙伴勠力同心,助力安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围绕会议提出的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部署,张天培在讨论中说,省发改委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推进长三角合作协同事项,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不断完善一体化的规划政策体系,全力推动五个“区块链接”,保障一体化的重点任务落实。

  “马鞍山是安徽联系长三角的‘桥头堡’,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中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条件。 ”马鞍山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龚玉芝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高质量和一体化的目标及城市、产业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发展,积极对接长三角,紧扣高端装备制造、食品、新能源汽车等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壮大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既要“一马当先”,又要“万马奔腾”,全力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大文章。(记者 王弘毅)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