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湾沚区委编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在“合理布局、动态调剂、优化结构”三方面下功夫、谋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当前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难题,为全区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在“合理布局”上下功夫,强化机构设置。结合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组建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区委议事协调机构,将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区教育局,进一步健全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根据全区教育资源整合需要及《芜湖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目标要求,深入区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实地调研,了解掌握实际情况,着力保障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设置。2019年以来,新设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4所,公办幼儿园9所,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布局,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二是在“动态调剂”上下功夫,统筹编制配备。建立区域范围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工作机制。依据全省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核定标准,在省、市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内,每年会同区教育局根据学校班额、生源变化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对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编制资源按需科学合理配置到位。坚持重点保障、优先支持、盘活存量、有编即补,突出学前教育用编需求。结合用编进人计划,加大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用编支持力度。经申报,2019年以来,批准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计划数102名,批准区公办幼儿园编制使用计划数28名。通过教师常态化补充机制,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配齐配强人员。结合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答复办理,从协调解决教师队伍建设困难问题出发,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创新。针对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问题,按照“两教一保”标准,建立在同一幼儿园实行“在编教师”、“财政供给专任教师”、“劳务派遣教师”并行使用制度,补足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根据县公办幼儿园建设情况,核定区公办幼儿园财政供给专任教师控制数115名。制定出台《湾沚区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专户管理办法(试行)》,为教育系统引进高层次人才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开辟新渠道。会同区教育局、人社局研究确定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条件和方式,推动“县管校聘”改革有效实施。2019年以来,共办理“县管校聘”教师交流127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