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潍坊高密市委编办紧紧围绕创新执法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加大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力度,探索构建“综合执法+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新路子,全面破解基层执法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一、推动“三个下沉”,打造“社区执法”模式。以社区正规化管理为载体,推动机构、力量、管理“三个下沉”。机构下沉,10个街镇均设立综合执法办公室,集中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资源力量,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力量下沉。加强社区力量配备,推行“街长制”管理,将社区民警、综合执法队员下沉社区,实现社区治理精准。管理下沉。建立街镇与派驻部门沟通联系机制,将综合执法执行情况纳入职能部门综合考核范围,评价结果占被考核部门绩效权重的30%以上,镇街对部门派驻机构评价结果占派驻机构考核权重的60%以上。
二、强化赋权明责,打造“精细执法”模式。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调整完善综合执法权责清单、综合执法协作配合办法、综合执法责任追究办法等3个制度文件,厘清管理职能与处罚职能的关系,科学界定业务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权责边界。建立案件线索登记管理机制、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快速反应机制等制度,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执法资源,形成监管合力。按照部门特点创新执法监管运行机制,在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联合执法专班,规范执法协作机制,明晰责任,实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快速反应、迅捷执法。
三、注重协调联动,打造“联合执法”模式。坚持城市治理“一盘棋”思想,以“城市治理+”为依托,加强部门联勤联动、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着力破解城市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实现精准治理、高效执法。实行“交警+综合执法”联动,加强维护道路出入口、中小学校、马路市场等周边交通秩序;实行“治安+综合执法”联动,加强对大型活动的管控,做好安全保障、秩序维护、突发案件处置;实行“特警+综合执法”联动,规范整治“十乱”违规行为,加大对拒不服从管理、对抗执法、暴力抗法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突出过程管控,打造“规范执法”模式。规范综合执法队伍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建市容执法和环境卫生管理等9支应急队伍,以“数字化”平台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建立完善“12319”语音呼叫系统、网上办案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执法通”移动巡查系统、无线对讲系统、GPS执法车辆定位系统,第一时间受理、处置和解决群众投诉求助,打通为民服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