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党政机构改革后领导职数管理工作,阜-阳市委编办打好职数管理“组合拳”,把紧职数使用“水龙头”,积极防范和坚决遏制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干部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实现了市县两级中层领导职数使用审核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打牢数据基础。以“三定”规定及机构编制文件为依据,全面梳理领导职数核定情况,精准掌握领导职务名称、职务层次、职务数量等情况,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对市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实时更新完善,从而实现机构数清、编制数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为领导职数使用前置审核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健全制度机制。会同组织、人社联合下文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层领导干部职数使用纳入预审范围,进一步明确与组织、人社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在本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党组(党委)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编办对申报单位领导职数合法合规性及空缺情况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任职手续,确保领导职数使用前置审核全面落实。
三、统一规范程序。在全市范围对领导职数使用管理工作的请示格式、佐证材料、办理流程、后续管理、数据维护等进行统一规范,在整个流程中编制部门把好预审第一关和调库最后一关,做到首尾相顾、闭环管理。要求各单位在干部调整前,需先向编办填报《申请函》、《申报表》《干部花名册》等资料进行审核,调整备案完成后,依据相关机构编制调整和任职文件,及时对库中机构职数和人员情况进行变更。通过动态调整,掌握最新数据,确保职数使用审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严谨,做到对全市领导职数及使用情况的实时管控。
四、严肃纪律监督。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做到严格把关、规范管理,凡是满职数或超职数的部门,一律不予审批使用。同时把领导职数使用管理情况纳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积极与纪检、巡察、组织、人社、审计等部门协调配合,采取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领导职数使用的监管力度,对违反干部管理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