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开放新高地加速隆起

访问次数: 1297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1-09-16

[字体: ]

    畅通双循环,外向型经济质效齐升

  近日,14批次、货值50.9万元的元气森林气泡水经滁州海关查验后,顺利出口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 “我们公司在建立初期,因业务人员出口方面经验不足,走了一些弯路,多亏了滁州海关提供的便利措施,我们才能顺利出口。 ”元气森林(安徽)饮料有限公司海关专员陈晨说。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上实现新突破。跟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扩容和优化出口产品体系,增加优质产品进口,积极吸引产业链布局,推动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去”。外贸规模由2015年的488.1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780亿美元,年均增长9.8%;进出口实绩企业从2015年的5831家,增加到2020年的9000多家,过亿美元企业由60家增加到95家。今年1月至8月,安徽省进出口总值4387.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6.4%,进出口增速较全国高2.7个百分点。 8月当月,安徽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新高,首次超过600亿元(95亿美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切实抓好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并结合我省外贸发展实际,精准出台外贸政策 ‘组合拳’,稳住外贸企业信心和预期,为外贸发展赋能助力。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去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稳外贸11条、贸易高质量发展15条、出口转内销、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开放型经济发展站上新台阶,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谋划和出台线上线下开拓市场举措。积极会同知名展会平台,为省内广大企业搭建线上参展平台,引导企业运用直播、短视频等渠道获取订单和客户。支持企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外贸创新发展、外资提质增效。

  创新业态模式,打造外贸发展新引擎

  9月8日,一架波音737全货运飞机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起飞,飞往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合肥直达伦敦跨境电商9610货运飞机正式启航,意味着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通国际物流通道迈出重要一步。

  “航班的开通不仅能直接提升安徽省对外贸易水平,还能为合肥进一步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提供有力保障,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顺畅。 ”合肥海关相关负责同志认为,此次首飞是合肥跨境电商综试区与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同向发力、综合优势叠加的结果,也是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举措。新航线为合肥跨境电商绘就“空中丝路”,实现“空网融合”,助力皖货“卖得出”还要“运得出”。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跨境电商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我省跨境电商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全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41.7亿元、增长101.7%。跨境电商综试区示范引领、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多点支撑、全省各市跨境电商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新业态新模式是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和重要方向,对稳定外贸大局和促进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很多企业的海外市场虽然受到影响,但通过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了企业发展动能,有效降低了外部冲击的影响。

  创优营商环境,跨境贸易更便利

  “今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受国外疫情及海运费上涨的影响,压缩了我们企业的利润空间,但海关‘一企一策’的定制监管方案也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成本,目前行业整体外贸形势在不断向好,这也让我们更有信心不断扩大国际市场规模。 ”9月初,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朱丽娟表示。

  今年以来,合肥海关共监管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出口吗啉3961.23吨,出口二甘醇胺1292.6吨,均占同类产品国内出口总量的90%以上,产品远销印度、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泰国等39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合肥海关紧盯企业、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诉求,用心、用力、用情办实事、解难题,以硬招实招推动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合肥海关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合肥海关深入推进各项海关通关改革举措,持续高质量推进“两步申报”改革,应用率从2020年的 9.87%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48.10%。实施“两步申报”报关单平均整体通关时间较之前减少13小时以上。积极推进“ERP联网监管”,在保证海关有效监管、精准监管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通关环节和后续监管的人工干预,降低跨境贸易通关时间及费用的合规成本。

  自去年9月24日正式揭牌运营以来,安徽自贸试验区以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的劲头,取得阶段性成果,改革红利和集聚效应加快持续释放。 “我们积极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合肥片区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结率100%、智能审批办件率100%;芜湖片区设立综合服务中心,初步实现‘综合窗口一次办成、企业就近可办、部门权属不变’;蚌埠片区将经营许可与营业执照合并办理,率先推行‘一照通’。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记者 郑莉)

     相关信息:

勇毅奋进,成就来之不易;起笔新篇,未来更值期待——

在双循环战略中实现“安徽作为”

    站在黄山之巅,你会为那云海苍茫万千气象而放声惊叹。

  漫步江淮大地,你更会为那创新热潮汹涌澎湃而激情共舞。

  安徽是一片充满创新激情的热土。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人民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创新发展,捷报频传。今天,这里盛放着五彩缤纷的万千创新之花。

  擦亮创新金字招牌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近年来,安徽着力塑造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如今安徽创新的“干货”更多了,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机、“质子刀”、“量子显微镜”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安徽创新的“里子”更厚实了,“芯屏器合”成为产业新地标,长鑫存储、京东方、科大讯飞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产业链创新链上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超过40%。安徽创新的“生态”更活跃了,安徽创新馆、编制周转池等改革红利持续释放,集聚各类人才超900万人。

  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安徽对标世界一流,争创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综合性科学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提升了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的地位。安徽认真落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部署,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抓基石,加强前沿性探索。安徽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行动,聚力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已经确定的领域打造国家的“长板”,形成“非对称优势”。

  抓平台,注重战略性布局。安徽以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手,加快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科大硅谷。

  抓攻坚,突破卡脖子技术。安徽致力于服务国家需求,锁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卡点断点,围绕工业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制约,集合精锐力量,力推“独门绝技”。

  交出“皖”美答卷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全省生产总值从2.38万亿元增加到3.8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3.9万元增加到6.1万元,发展格局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到“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省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增绿增效成果丰硕。安徽高质量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实现了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22%,有效改善了城乡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30.22%,这是安徽国土绿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也是评价区域生态状况良好的国际公认标准,标志着安徽省阔步迈入生态强省建设的新征程。

  区域发展整体效能全面提升。全省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一圈五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改善,高铁运营总里程2329公里,居全国第1位,实现“市市通高铁”。

  信心满怀开新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安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疫情有效防控、内外需求双升、供需衔接顺畅、政策保障有力等带动下,全省经济持续恢复,主要指标快速增长、位次前移、好于全国,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8.7%,实现了高质量良好开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安徽瞄准了新的目标:到2025年,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用新发展理念开新局。安徽将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把“安徽力量”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国家战略,助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完善市场体系,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提升融入双循环的区域能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压舱石”……在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上实现更大的“安徽作为”。

  勇毅奋进,成就来之不易;起笔新篇,未来更值期待!安徽正昂首阔步,走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安徽外贸交出亮丽“成绩单”

上半年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7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1年安徽外贸相关情况。据海关统计,2021年上半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3205.7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长31.5%。其中,出口1862.9亿元,增长34.5%;进口1342.8亿元,增长27.7%。

  今年以来,合肥海关围绕海关总署工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支持了全省外贸进出口稳中向好。“上半年安徽外贸整体情况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增速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二是连续2个月保持规模中部第一;三是连续4个月保持月度总值超500亿元。 ”合肥海关关长辛建民介绍,今年上半年,安徽进出口总体增速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6.4个、1.8个百分点。自2月份起,安徽进出口累计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超三成增长。上半年,安徽省进出口总值在中部、全国分别排名第2位、第13位。进出口总值占长三角地区的4.9%,比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增速为长三角地区第一。6月当月,安徽省进出口总值在中部、全国分别排名第1位、第12位。从5月份开始,安徽省月度进出口规模已连续2个月保持中部第一。从3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进出口总值超500亿元,分别为564.3亿元、585.9亿元、564.3亿元和57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8%、24.9%、26.4%和28.5%。

  据介绍,贸易方式日趋多元,贸易新业态平稳发展是我省外贸的主要特点之一。上半年,我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340.8亿元,增长29.5%,占比73%,高于全国11.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611.3亿元,增长38.9%,占比19.1%;保税物流进出口187亿元,增长12%,占比5.8%。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1亿元,为今年我省新增的贸易新业态。(记者 郑莉)

 

安徽印发实施方案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9年2月25日

  安徽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8〕37号)要求,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外贸稳定健康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简政放权、改革创新,对标国际、高效便利,目标导向、协同治理”原则,充分发挥水空陆全方位开放优势,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监管方式,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营造全省更加稳定、公平、便利、可预期的口岸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到2020年底,全省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比2017年降低一半,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低于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整体通关时间少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更具便利的口岸营商环境。

  二、工作任务

  (一)压缩整体通关时间。

  1.落实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要求。推进海关、边检、海事一次性联合查验。海关直接使用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数据办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注册登记。依托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关铁信息共享,推进铁路运输货物无纸化通关。深入推进关检融合,实现统一申报单证、统一作业系统、统一风险研判、统一指令下达、统一现场执法。(省商务厅、合肥海关牵头,省市场监管局、安徽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芜湖海事局、安庆海事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合肥铁路办事处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从进出口货物一般监管拓展到常规稽查、保税核查和保税货物监管等全部执法领域。推进跨境贸易监管执法全链条管理“选、查、处”分离,提升“双随机”监管效能。(合肥海关牵头,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3.大力推广应用“提前申报”模式。扎实推进“提前申报”和“通关+物流并联作业”,具备条件的进口企业,在确认舱单信息后即向海关申报。提高进口货物提前申报比例,引导企业提前准备通关资料,鼓励企业采用进口提前申报模式,提前办理单证审核作业和货物运输作业,非布控查验货物运抵口岸或海关监管区域后即可办理查验放行手续。探索建立进口“提前申报”容错机制。(合肥海关、省商务厅牵头,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合肥铁路办事处、相关市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关税多元化担保创新。积极推进关税保证保险改革,加快担保改革创新,扩大税收总担保的运用范围,探索推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担保改革试点。通过一般信用及以上企业与保险公司签订《关税保证保险投保单》《投保人承诺函》,实现涉税货物“先放行后缴税”。全面推广“财关库银”横向联网,加快推进税单无纸化改革。(合肥海关牵头,省税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安徽银保监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省信用担保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推行“先验放后检测”检验监管。推行进口矿产品等大宗资源性商品“先验放后检测”检验监管方式。创新检验检疫方法,应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加快货物放行速度。对抽样送检的货物,允许企业先行提离、在指定仓库保存,待检测合格后再行销售或使用。推广“先放行后改单”,对进出口货物查验发现异常但未达立案标准、不涉证不涉税、不涉及侵犯知识产权、仅需报关单修改的,先予放行后再改单。(合肥海关牵头,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推广第三方采信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社会检验检测机构作用,在进出口环节进一步推广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制度。(合肥海关牵头,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

  7.降低集装箱合规成本。鼓励竞争,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推动降低报关、货代、船代、物流、仓储、港口服务等环节经营服务性收费。(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牵头,合肥海关、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港航集团,相关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8.清理规范口岸经营服务性收费。加强联合监管,清理不合规收费,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向社会公布安徽水运口岸、航空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含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清单以外一律不得收费。对实行政府定价的,严格执行规定标准;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行强制服务或违规加收费用;对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进行高收费的要降到合理水平;对没有收费依据、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引导进出口经营服务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积极倡导诚信经营、合理定价。(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牵头,合肥海关、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港航集团、省民航机场集团、相关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9.进一步降低进出口企业融资成本。落实出口退税政策,用好芜湖朱家桥港启运港退税功能,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全面推广电子化退库。全面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提高退税审核效率。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加大对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省税务局牵头,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安徽分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简化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

  10.落实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将进出口环节需验核的监管证件减至48种,除保密等特殊原因不能联网外,其余证件全部实现联网、在通关环节对比核查。(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1.优化监管证件办理程序。除保密需要的4种证件外,优化44种联网监管证件办理程序,2019年底前,监管证件全部实现网上申报、办理。(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高口岸物流综合服务效能。

  12.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间信息开放共享,为企业提供资质资格、认证认可、检验检疫、通关查验、信用评价等“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推动外贸集装箱货物在途、舱单、运单、装卸等铁水联运物流信息交换共享,提供全程追踪、实时查询等服务。2019年底前,与沿海及长江干线主要港口、中欧班列实现铁水联运信息交换和共享。(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合肥海关、省市场监管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合肥铁路办事处、相关市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推行口岸作业单证电子化流转。完善口岸各单位信息系统,2020年底前,通过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港口电子数据交换(EDI)中心等信息平台,以电子化方式传输和接收飞机起降、车船到发、货物装卸、仓储理货、报关报检、物流运输等各环节需要提交、申报、交换的单证(因特殊需求必须提供纸质单证的除外),并及时向进出口企业、货代、报关行、口岸作业场站推送查验通知,增强通关时效的可预期性;实现口岸作业场站货物装卸、仓储理货、报关、物流运输、费用结算等环节无纸化和电子化;实现内外贸集装箱堆场的电子化海关监管。(省商务厅、合肥海关牵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合肥铁路办事处、省港航集团、省民航机场集团、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相关市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公开口岸通关流程及物流作业时限。制定并公开口岸通关和口岸经营服务企业场内转运、吊箱移位、掏箱和货方提箱等操作时限标准,便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制定运输计划。畅通口岸通关服务意见投诉反馈渠道,提高通关服务热线工作质量和满意度。(省商务厅牵头,合肥海关、省港航集团、省民航机场集团、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相关市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加快时效性商品通关速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鲜活产品、冷链商品检验检疫流程,提高查验时效,加快通关放行。完善生鲜、冷链货物通关应急处理机制,提供“绿色通关”、便捷通关服务,保障货物正常通关放行。(合肥海关牵头,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加强口岸通关等领域跨区域合作。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加快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贸易往来国家相关机构,在数据交换、技术标准、单证规则等方面合作。支持指导企业取得“经认证的经营者”(AEO)认证,为认证企业便利化通关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积极推动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合肥海关、省商务厅牵头,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7.建立通关时效通报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整体通关时间的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全省各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加强对报关行的指导,定期通报报关行的报关时效,对无故不及时报关的报关行负责人进行约谈。适时组织开展口岸通关效率第三方评估工作。(省商务厅牵头,合肥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18.加快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各口岸经营单位负责及时更新换代陈旧老化的卡口设施,按照业务增长需求配齐相关作业设备。优化整合水、空、铁运等口岸“查检合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相关市人民政府牵头,合肥海关、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港航集团、省民航机场集团、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完善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将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覆盖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相关区域,扩展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与银行、保险、邮政、民航、铁路等相关行业的对接。各市要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广应用。2020年底前,主要业务(货物、舱单、运输工具申报)应用率达到100%,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覆盖国际贸易管理全链条,打造“一站式”贸易服务平台。(省商务厅牵头,合肥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加快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提升口岸设施装备科技化水平,加大机检设备、安全智能锁、单兵作业设备的配备应用力度。探索开展“先期机检”“智能审图”作业试点,提高机检后直接放行比例。支持有条件的口岸率先开展“智慧口岸”建设试点。(相关市人民政府牵头,省商务厅、合肥海关、省公安边防总队、芜湖海事局、安庆海事局、省港航集团、省民航机场集团、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省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省口岸提效降费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省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商务厅)要加强政策研究和协调,重大情况、进展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各市政府要建立相应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牵头和配合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各项任务有措施、能落实、可量化。要积极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政策知晓度,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