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底色映照美好安徽——我省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综述(上篇)

访问次数: 1514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1-12-16

[字体: ]

    初冬时节,雨后初晴的宣城广德市桃苑示范小区如出水芙蓉般美丽整洁,目光所及之处,路面一尘不染,车辆整齐停放。一面面文化墙不仅美化了环境,墙上张贴的每月好人事迹把文明之风也吹进百姓的心窝里。 

  小区环境的变化,让居民刘小凤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出录音】“前几年小区比较脏、乱,车辆停放都比较乱,不整齐。后来文明创建以后,都划了停车线,车辆都停放很整齐。看着小区环境都比较舒服,住着比较安逸。” 

  让群众满意,正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终极目标。安徽各地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把工作落脚点放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痛点、堵点上。 

  滁州市琅琊区西涧二村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以前小区路面狭窄、下水不通、电线乱挂,居民家里更是一到雨天就“水漫金山”。 

  居民赵大妈【出录音】“漏得不像样子,他们搞过以后,现在就不漏水了,现在就非常好了。” 

  为解决百姓的困扰,滁州市三年来累计投入600多亿元,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滁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杭大鹏:【出录音】“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在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地去征求民意,可以说改造的标准质量都非常高,群众的满意度也非常高。” 

  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就在哪里。 

  阜阳市出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推进工作方案》,重点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工作。当地还把小街巷改造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实施“一巷一策”,确保做到“水通、路平、灯明”,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 

  阜阳市颍泉区重点工程管理局副局长杨旭【出录音】“增加了绿化小品等一些群众生活需要的休闲设施,建好一个项目,服务一方百姓。” 

  宿州市2018年5月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共召开周调度会73次、现场调度会170次、专项协调会35次,解决各类重难点问题千余个。其中,当地把黑臭水体治理列为生态环境提升的重要任务,实施一河一策,规划一河一景。目前,主城区12条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部完成,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 

  宿州市民刘萍【出录音】“景观得到大大提升,水更清了,景色更美了,各种设施已配套。” 

  一招一式破解环境顽疾,一针一线“绣”出文明景象。合肥市以38个示范路口和路段为突破口,逐渐形成司机从“加油门”到“踩刹车”的转变,礼让斑马线已成城市街头靓丽的风景;在马鞍山,从昔日“脏乱差”到如今“美如画”,薛家洼生态园正逐步成为城市的生态客厅;在淮北,各级领导干部“行走淮北”,第一时间发现薄弱环节、第一时间响应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解决创建难题;在黄山,当地搭建“创建大家谈、创城曝光台、创城随手拍、市民巡访团”等群众参与平台,督查整改创建问题5.5万多个。 

  黄山市文明办创建指导科科长陈庆【录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创建工作的最高标准,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文明滋养城市,创建惠及民生。安徽各地从一条路、一小巷,一盏灯、一棵树、一块砖做起,把文明创建工作做到群众的家门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为城市绘就最温暖的文明底色。 

  【安徽台短评】

  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一次,反映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我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多点开花的背后,是为提升城市文明而付出的长期而艰苦的努力,这其中,离不开一把手主抓、一条线贯穿、一体化推进、一把尺衡量、一竿子到底“五个一”的工作机制,更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辛勤付出与努力。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追求。我们要化荣誉为起点,化荣耀为动力,继续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让城市的文明涵养不断提升,让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永不褪色。 

  (安徽台许晖、宣城台张正其、黄山台汪娜、滁州台汤云、阜阳台刘玲、宿州台何家迅、安庆台丁晶)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