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西县围绕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任务要求,坚持试点先行、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围绕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明确执法主体,梳理执法事项,整合执法力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有效缩短执法半径、提升行政管理效能,持续做实做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形成“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工作格局。
用制度管好行政执法行为。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制度。出台《岳西县乡镇事业单位综合改革方案》,确定乡镇综合执法大队的组建、职能、人员编制和服务事项,建立24支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定编122名。推行“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强化乡镇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执法职责,推进县直部门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实行综合执法资格证制度。经省、市法制部门批复同意,岳西县取得自行组织执法考试的特别授权,2018年5月,举行了首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通用法律知识考试。自此,岳西县每年都组织人员参加相关的考试,并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年审,撤销不履行职责人员执法资格,全县乡镇现持证执法人员178名。实行依职权类权责清单制度。聚焦乡村违法行为多发的重点领域,9个行政执法部门委托乡镇执法135项,编制行政执法权责清单,破解基层执法“看得见的管不住、管得住的看不见”难题。实行办案程序“三项制度”。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明确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结案归档五个环节注意事项,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让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
用培训育好行政执法人才。开展岗前培训。严把行政执法人员入口关,对行政执法人员实行资格认证制,从城管执法局等县直执法部门选调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到乡镇担任执法队长,各乡镇选派相对年轻、具有专业能力、相对稳定的人员进行法律基础知识学习培训,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开展集中培训。制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按照分片管理、小班教学的形式,将24个乡镇划分为河图、来榜、黄尾、天堂、菖蒲、主簿六个片区,针对乡镇综合执法人员法学理论基础不扎实、程序意识不强、办案经验不足等问题,组织委托行政执法的9个县直部门,围绕证据收集、笔录制作、行政强制执法文书制作、法律适用规则等方面,分门别类地开展专项培训。邀请市县两级理论专家和实务专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行政执法分管负责人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业务骨干开展集中培训,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开展常态化培训。结合“乡村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等乡村法治队伍培育工程,开展与基层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让普法有深度又有广度。
用案例讲好行政执法示范。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组建一支由法制审核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专业律师等组成的案卷评查小组,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进行。开展案件讲评和点评。各行政执法部门每年挑选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和高频案例,将法律知识、执法案例、执法实务与技巧讲深讲细,在案例问答和交流沟通中强学习、补短板、提能力、改作风。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定期梳理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围绕“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与适用”“行政执法文书送达全攻略”等重点强化指导,全面提升乡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岳西县自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以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高效助力案件办理,2018年-2021年共办理案件455件,年均办理案件113件,案件结案率、执行率均实现100%,无涉诉案件。2022年截至目前受理案件101件,办结83件,18件正在办理中,实现了当地队伍办当地案件,有效节约了行政执法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大大提升了行政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