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委编办围绕“十个结合”保障县域教育事业发展机构编制需求

访问次数: 2661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2-11-03

[字体: ]

    近年来,天长市委编办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县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加大教育这一重点民生领域体制机制研究和机构编制保障力度,在管住管好用活上下功夫,优化县域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一、坚持学校机构设置和评估相结合。全市中小学、公办幼儿园的设置,由市委教体工委动议,提交申请事项的评估报告,确保动议事项具有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市委编办审核论证通过后,报市委编委审议决定。近5年来,全市稳妥地整合了9所学校,进一步优化了教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二、坚持编制标准管理和差异化保障相结合。认真落实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等规定,按照标准及时核定教职工编制,坚持编制精准投放,满足发展需要。同时,统筹考虑实际需求,对农村边远地区在编制保障方面适当倾斜。对学生规模较小学校,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例、教职工与班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以保障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三、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出现了部分农村学校超编现象,按照省委编委“从严从紧、调剂优先”的工作要求进行编制管理,近几年来,天长市每年暑期均对全市所有学校核定编制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并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全市中小学超编消化力度,经过综合施策,到今年年底将基本完成超编整改任务。

    四、坚持一般性管理和特殊性管理相结合。按照有关规定,在编制管理方面,做到编制总量管理、分类管理、结构管理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结构性、临时性、替代性突出矛盾相结合,从严控制内设机构,鼓励教职工兼任内设机构领导,明确学校领导职数管理规定,把管理岗位用编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教学一线,进一步优化了编制资源配置,通过建立中小学周转池事业编制制度,保障了临时性急需和阶段性用编需求。

    五、坚持总量控制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按照省委编办等部门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的要求,2020年,天长市通过组建幼教集团,实行“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通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行业改革精简事业编制,向学前教育适当倾斜,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补充员额制制度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六、坚持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相结合。在不断加强在职教职工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基础上,为妥善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缺乏高层次人才的“瓶颈”问题,从2020年开始,天长市通过对市直事业单位编制按标准管理“挤”出多余编制,整合机构“溢”出管理编制,盯着职责弱化单位“腾”出编制,推进制度创新“改”出编制,注重信息技术运用“减”出编制,调剂出的事业编制用于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高层次人才23名,进一步改善了全市教职工队伍结构。

    七、坚持编制核定与专编专用管理相结合。坚持教职工编制专编专用教育管理机构及其他非教育单位不得与中小学校混编混岗、占用教职工编制,不得长期借调、借用中小学教职工帮助工作,通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了教职工编制管理,使违规借用占用挪用的教职工编制回归学校,用于教育。

    八、坚持加强管理和统筹使用相结合。针对城乡之间、学校学段之间人员编制、岗位配备出现阶段性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等问题,推动教职工编制和人员的合理流动。近几年来,全市通过组建20个办学集团,统一管理45所学校,城区新招聘中小学教师65名到农村支教锻炼1学年,通过备案管理,支持中小学教师跨校兼课、跨学段任教,通过人员统筹使用,缓解少数学校存在工作岗位阶段性空缺的问题,提高了编制人员使用效益。

    九、坚持深化改革与服务发展相结合。整合职能相近、职责交叉的事业单位,推进教育系统非学校类的“小弱散”事业单位撤并整合,强化机构编制资源同向优化配置。2022年暑假期间,市教体局通过撤并减少3个下属事业单位,整合后的事业单位工作运行更加顺畅。

    十、坚持专门管理与齐抓共管相结合。在推进县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天长市发挥了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机构编制管理同组织人事、财政预算、教育督导、监督检查等相关部门工作相结合,认真听取市人大、市政协关于教育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建立了情况反馈、信息互通、协同推进的教育改革发展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