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切实把准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方向路径,完善体系框架,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职业学校关键能力,是能够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综合素质或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保证。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要优先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专业领域,组织知名专家、业界精英和优秀教师,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精准对接时代需求,才能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符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
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需要紧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实施以需求牵引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有效整合企业、院校、行业和政府的各类资源,使培养对象能有效适应以技术技能生产配置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以劳动生产率提升为重要特征的创新驱动型高质量发展。
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普融通是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既各成体系,又融合发展。推进职普融通,打开职业教育学生的晋升空间和发展通道,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行业发展、产业变化、技术创新的能力。推动职普融通,就必须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渠道,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搭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只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衔接渠道越来越融通,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和成才通道越来越宽广,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大大增强。
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科技自立自强不仅需要大量高水平研究型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支撑,把先进的技术设备转化为生产力。科教融汇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以融合汇聚科技和教育的力量,主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科教融汇,要求职业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有效对接,主动融入科研链,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破解“科技产业两张皮”问题,推动科技创新、催化科技成果转化,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有力支撑作用。
把国家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要、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期望、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有机统一起来,必须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入手。切实把准改革方向路径,坚持目标导向、实效导向,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