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两会”中,“法治”成了频频出现的关键词之一。在众多宣传报道中,中安在线精心端出了一道特别的“大餐”——《法治安徽精彩故事系列视频》,从主题内容到策划制作,“走新”又“走心”,引来网民频频关注。
譬如,“履约践诺”板块,从政府依法讲诚信兑现承诺角度,呈现安徽省打造“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让企业得到实惠、尝到甜头的故事。“止争促和”,从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角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解决渠道,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法惠万企”,则推动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提供温馨周到高效的法律服务。
还譬如,“公平应诉”板块,重点讲述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让“民告官”不再“难见官”,彰显“当一次被告,胜过十次法治教育”的法治氛围。“小过免罚”则展示刚柔并济,体现执法、管理和服务的统一。
近距离观察,《法治安徽精彩故事系列视频》最大的一个特点和亮点,就是从企业和百姓的视角切入,运用法治思维,回应社会关切,汇聚法治正能量,见人见事见导向,向群众交上了一张年度“述法”的精彩答卷,同时亦是法治安徽实践成果最生动直观的缩影。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如何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纠纷、提供服务?如何真正落实“一改两位五做到”,回应民生关切、让企业心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
面对企业和群众之所想、之所盼、之所忧、之所急,既要尊重主体、无事不扰,亦要真心服务、定分止争,更要公平公正、诚信承诺,最大限度彰显和体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企业和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法治获得感,让法治的“成色”更足更亮,为皖美画卷添彩。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譬如,推行“轻微免罚”,既体现了执法的刚性,又展现了人性化的一面,促进执法监管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既可以避免执法简单化,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创新举措,彰显出安徽省全力以赴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措施,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体现了执法的目的和初心。
暖企“点对点”,解难“实打实”。不论是创优营商环境,还是服务群众,时时处处都彰显出“法治”的力量。譬如,皖南“作退一步想”调解法、皖南“六尺巷”调解法以及皖北“一杯茶”调解法,冒热气、接地气、有人气,定分止争,方便快捷、不伤感情,巧解“疙瘩事”,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达到双方都能接受、而且心悦诚服的效果,将法律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安徽省全力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坚持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建立府院、府检联动机制,150件行政单位拖欠债务案件基本办结,“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从全国第16位提升至第8位,这些都深刻彰显出法治建设的温度与进步。
一滴水见太阳。下功夫、花气力,硬招频现、亮点频出,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护航皖美进程中的深刻体现,宣示了刀刃向内、厉行法治的坚定态度,提振了将“法治”二字真切生动践行在人民群众中的强大信心,实实在在赢得群众的信任。
只有“实打实”,方能“心连心”。让我们以法之名、接续奋斗,用法治之笔,为“皖美”画卷添彩,奋力书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更加绚丽的精彩篇章!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