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新平:“梦想江淮”,满舵前进

访问次数: 460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3-07-28

[字体: ]

    热浪涌动的江淮大地,一场承上启下、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会隆重召开。

  7月26日,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在合肥召开。从乍暖还寒到艳阳似火,从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到五次全会,时隔8个月,安徽省接续谋篇,以全会为全省全面发展谋篇布局、综合施策,进一步匡正了高质量发展的导向。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安徽不断答新题、交新卷,迈出了极具辨识度的江淮步伐。主题教育、融入长三角、创新型省份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人才强省建设……全会对七件大事、八个方面如数家珍,让我们全景式回望了江淮“新景”,感知了安徽脉动。盘点阶段成绩,相信很多江淮儿女感同身受,信心大增,干劲更足。

  成绩乃过往,我们并不迷恋成就,奋斗经验需要全面总结,前方的一道道难题亟待精准击破。每当省委带着全省目光品味硕果、感知成就,一条奋进的“江淮之策”便会浮现在我们眼前——安徽在时光隧道中一次次实现华丽转身、逆袭迭代,关键在于善于在来路中找经验,在不断奋进中认准大势,万众一心冲破峡谷向未来。

  正因此,这次全会既总结成绩,更分析形势,对江淮“时”与“势”看得深、望得远。观时谋势、知己知彼,往往是我们抓住机遇、向前奋进最可靠的力量之源。

  当前,安徽发展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这是安徽对自己目前所处阶段、特征的客观判断,亦是对未来走向的精准识别。

  怎么看?行有基础。向内看,安徽科技创新活跃、产业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向外看,国家“接口”不断向安徽延伸,长三角机遇让善于抓“势”的江淮“如鱼得水”,借“东风”、搭“快车”更加得心应手……学习全会精神,我们就要联系自身、观照现实,廓清迷惘、明辨真理,在提升认知张力中踩稳奋进的鼓点,识势、顺势、借势一气呵成,奋力推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满舵前进。

  最是目标牵引方向,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不仅能让我们少走弯路,更能调动最广泛的全省力量,在团结奋斗中开启江淮新篇。

  透过全会,建设“7个强省”是安徽对未来五年立起的一个崭新坐标。“七强”目标,涵盖了科技创新、智能绿色、农业发展、生态建设、人才发展、教育事业、文化建设等,每一项都是党中央关心的大事要事,每一领域都是关系江淮未来的“国之大者”。无疑,这次全会具有夯基、垒台的重要意义,赋予江淮团结奋斗的硬核力量。

  “7个强省”建设催人奋进,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时不我待,尤需争分夺秒、久久为功。

  冲刺“七强”,无疑是一条向纵深挺进的“赶考”新路。越是远大的目标,越要风雨兼程,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走好新的奋斗之路。我们清醒认识到,标注发展新坐标,打开改革新气象,并非是一条坦途,肩负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面临的矛盾风险之多,前所未有,只有江淮儿女目标同向、拼搏奋斗、干在实处,才能聚沙成塔、走在前列,推动江淮“梦想航船”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没有等出来的“徽”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只有在全国上下统一竞技的赛道上思路活一点、效率高一点、劲头足一点,才能在创造“江淮奇迹”中企及更多发展的新高点。

  远大目标之下,是一条条清晰的“奔现”路径。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在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创新思路推动皖北全面振兴,让高质量发展更均衡更普惠;守好创新“家底”,登上更大创新舞台,在国家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上展现更大作为……新阶段、新命题、新使命,都是一个个现实具体的任务,这进一步鞭策我们:考卷常出常新,唯有实干作答。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的安徽,正值跨越崛起、追赶进位的关键时期,每一份正向力量都尤其宝贵,至关重要。

  譬如,全力营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环境,如何多为企业家、创业者“雪中送炭”“雨中送伞”,就需要把服务做精做细、做实做透;如何在创新成“势”的大环境下,加快提升攻坚克难的本领,就要始终保持那股子“钻劲”“韧劲”“闯劲”,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多干一些“跳跳高、碰碰顶”的事,努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更大的担当作为。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锚定目标、奋起勃发、起而行之,向着新征程出发,集中全省上下各方面智慧力量,一步一步向前进,让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