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工作会议指出,要抓好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培训。近年来,安徽从做大做强做精职业技能培训、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技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持续推进技工强省建设。
在江淮新港基地的生产车间,数控车工陈凯正在给员工进行实操培训,通过集团组织的职业认定,他不仅取得了高级技师职称,还成为数控专业的培训讲师。如今江汽集团,从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职称都是由公司组建评委会自主评审认定。
安徽江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轻型商用车制造公司 高级技师 陈凯
我们企业制定了相应的贴合我们生产制造业的一些标准和一些体系,有年度培训计划,我们在(职称)认定的过程中学员通过率也高了。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主任助理 姜晶晶
我们江汽集团2019年申报批准为安徽省首批试点认定单位,目前已取得汽车生产线操作工、汽车装调工等26个职业认定资质,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557本。
近年来,安徽通过出台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实施技能人才强企行动,深化技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持续为技能人才成长发展搭台赋能,今年以来,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1.24万人,占新增技能人才的比例同比提升9%。
黄山市展硕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李平波
安徽省对技能人才培养非常重视,为我们企业培养了很多“拿来即用、用得顺手”的人才,我们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招引了100多名,液晶显示器件装配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安徽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 处长 吴笑梅
为贯彻落实好省委4.0版人才政策,坚持“技工短缺”的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技工强省建设,推动技工院校与新能源汽车等首位产业深度合作,3年内新增50万名高技能人才。
当前,全省各地聚焦服务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不断创新举措,持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政策体系。合肥市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编制产业发展人才目录,完善技能人才引育机制;芜湖市创新成立“芜湖工匠学院”,工会、院校、劳模工匠三方合力,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阜阳市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变“校热企冷”为“双向奔赴”;亳州市依托职教中心和技能学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去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0000多人。
阜阳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 学生 胡承志
专业的设置、实训的内容都与我们以后的工作岗位紧密相连,我们出了校门就可以进企业、直接上岗。
亳州市蒙城县人才工作服务中心 主任 樊奇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的部署要求,高标准打造“厂中校”“校中厂”,使职业教育资源与企业需求相互融合。
安徽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 处长 林兴德
全省职业教育正在加速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培优格局性转变,全省共有职业学校320多所,年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50万人,60%以上在省内就业。
截至2023年6月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0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07万人。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