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新平:打造“世界级”文旅IP,“流量”从哪来?

访问次数: 496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3-08-16

[字体: ]

    促消费、扩内需,文旅是关键板块。

  在各地“深挖”风景资源,厚植文旅内涵,多维度拓展消费场景的整体语境下,持续放大徽风皖韵“磁场”,锻造出更多富含江淮辨识度的文旅IP,加足马力向“世界级”文旅赛道换挡提速,成为今年来安徽布局经济的重要“方法论”。

  从走进地方古老建筑群探寻文明密码,到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布局地方经济的“重头戏”,再到高规格召开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从希望的春天到炎热的夏日、再到孕育收获的金秋,今年来,省委书记韩俊在布局安徽经济发展过程中文旅落子掷地有声,声声回响。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这份在“旅游强省”愿景下的“施工图”,条条路径通向“世界级”,格外引人关注。

  比如,建成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世界级长三角“诗画古镇”“道源问道”等品牌……这份旅游强省的新图景中,“世界级”高频出现,一方面展现了安徽文旅产业的未来方向和定位,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安徽推动文旅产业由量变向质变跃升的雄心壮志。

  文旅产业发展横向在省内地市比,纵向城乡比,或者跨省域互相比,这样的内部“较劲”多见。而直接拉高标杆,向世界高峰“跳高碰顶”,立起旅游强省“国际梦”,相对较少,且又“吸睛”,在振奋人心的同时,人们不禁会问,安徽支撑这一远大梦想,底气何来?流量何来?

  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往往是牵引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万亿级产业,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安徽不仅在经济上算“文旅大账”,更在以文兴旅、以旅彰文上有着深远的思考。

  这是因为,旅游振兴,“文”乃根本。谈及安徽,徽风皖韵耳熟能详,这也是安徽文旅产业立起“国际梦”的最大底气。走过安徽的人大都有同感,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皖南、皖北差异明显,江淮大地文化资源丰富,山水美轮美奂、人文璀璨悠久,“一地一特”的文旅特质成为安徽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鲜明优势,以徽风皖韵培育世界级“顶流”,安徽“引流”有底气。

  文旅产业发展迈向世界“顶流”,脚下的每一条路都不好走,需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才行。换言之,旅游打造更多的“世界级”,光有雄心壮志远远不够,没有拿得出手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没有浸润心田的文旅产业,没有吸引流量的“网红”集群,显然难以支撑远大梦想。

  在文旅产业追风、跟风热度不减的背景下,安徽对旅游强省布局保持着可贵的理性和冷静。在时下的旅游市场中,往往存在什么“热”,就跟风什么的情况——“文创”复制、旅游线路照搬、景区游玩项目“千花一面”、各地夜市消费场景似曾相识等情况一定程度存在,让游客吐槽“白逛”。

  文旅“克隆”带给人们审美疲劳,消费者不给“好评”,最终只会落得昙花一现。文旅产业发展如何避免“短视”,杜绝盲目跟风,就需要提升原创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感、有创意的旅游业态,推出更多让人容易记得住、有回味的文旅“IP”,这样才能从“网红”走向“长红”,“冲破”国内,“出圈”世界。

  安徽“文旅强省”的打法中,融入了更多“世界级”。向高处攀登的过程中,尤需一步一台阶,脚踏实地,踏石留印,稳扎稳打把徽风皖韵这一关键优势放大到世界,发挥到最大。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节节拔高的安徽旅游场景中,文化命题始终被摆在头号位置。

  不论是“擦亮安徽文化、生态金名片,推出一批‘徽字号’精品线路”的重点施策,还是立足特色勾勒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和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带等“未来图景”,安徽在绘“景”的同时,更以用文点“睛”,旨在深挖旅游文化价值中打造世界知名人文旅游品牌。

  置身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做有效的市场。立起“世界目标”,奋斗旅游强省,安徽旅游产业发展的步子越迈越大,一张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施工图”正在全面铺展开来。

  迈大步关键要走“实”路。向“旅”图强,当接力夯实文化这一根基,叫响徽风皖韵,这才是世界“流量”流向江淮的关键引力。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