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新平:打造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

访问次数: 534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3-09-01

[字体: ]

    江淮大地,天赋山水,灵动秀美。

  8月29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省委书记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距离观察——这场大会,饱含浓浓的“生态”情怀,要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加快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为何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守护好山水 逐梦“绿富美”。读懂这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更多深意,需要紧紧把握好“时”“度”“效”。

  “时”,意味着时不我待、正当其时、一刻也不能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真切牢记于心、践之于行,考量的不仅是口头上的“落实”,而是行动上的“扎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打造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强省战略意味着需拿出更大决心、使出更多气力,一体化深入推进,切实增强建设美丽安徽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度”,意味着锐度、程度、力度。

  江淮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成常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不断呈现新精彩……

  功在青山绿水,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江淮大地全省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都取得显著成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淮大地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省干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成绩面前摆差距——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欠账尚未还清,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处于补齐生态保护欠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攻坚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携手打造长三角美丽中国先行区任务艰巨。

  怎么看?怎么办?

  绿水青山在,金山银山就会在。打造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须全力扛起责任的大旗,将“效”落到位、抓到位。

  “效”从何处来?何以“高品质”?何以“高质量”?

  责任要坚决扛起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不动摇、不松劲、不放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

  重点要更加聚焦。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力打造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尤其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协同发力,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上综合施策,让全面绿色转型成为绿色江淮的“金名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美丽安徽,我是行动者。”人人都不是生态环境的旁观者。让安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江淮大地更加多姿多彩,呼唤每一个人争当山清水秀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建设者。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