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贸试验区:聚焦制度创新 释放政策红利

访问次数: 691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3-09-14

[字体: ]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3年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一批具有安徽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安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力。

  走进位于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的这家跨境电商企业,工作人员正在对出口货物进行查验核对。此前,安徽省首单出口海外仓业务就是在这里申报通关,曾遇到支付结算难等不少问题。

  安徽海牛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电商部经理 王俊杰

  过去我们经常遇到清关报关时货值和实际销售金额,与货款收入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申报及收付结算繁杂的难点问题。

  针对这一难题,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率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外汇收入监督管理”模式,为跨境电商企业支付结算提供便利。

  安徽省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 主任 孙伟

  不断听取企业的发展诉求,在跨境电商企业融资、人才试点、贸易通关等领域积极参与各项制度创新试点工作,力求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在自贸区落地实施。

  先行先试蹚新路,芜湖片区加快制度型开放,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就在前几天,芜湖综保区启动土地“赋码上云”,这个由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共同推进的制度创新举措,以不动产单元码为纽带贯穿土地管理生命周期。

  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中心 工作人员 殷胜明

  就相当于我们给每个地块赋予了它的一个二维码,相当于它的一个身份证,实现我们不动产登记这一块的零材料、零次跑、零等候的三零发证,最大限度地为我们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安徽信义光伏玻璃有限公司双链系统办公室 主任 杨俊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们手续的办理情况,以及接下来需要办理的一些手续,比较直观的。

  成立三年来,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已累计形成创新案例166项,今年1到7月,进出口总额实现同比增长54%。蚌埠片区依托自贸区创新推出的“省内组货+全国通关”模式,实现通关“零延时”,被列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国家级试点。

  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商贸城 总经理 刘冰

  作为皖北最大的现代商贸物流集散中心,贸易范围涉及到107个国家和地区,经营户可以充分享受到自贸区政策红利,一年下来节约500余万元左右的物流成本。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目前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62项,其中21项为全国首创,6项经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批准在全国复制推广。

  安徽省商务厅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处 处长 后其洁

  以制度创新推动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下一步我们也将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吸引全球生产要素、资源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 贡献新经验。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