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

访问次数: 669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3-10-17

[字体: ]

    【编者按】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做好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安徽力量。

 

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的新形势新要求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研究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等最新定位,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新征程,安徽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要牢牢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成效加快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把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形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的新形势、新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改变了生产函数的要素内涵及作用机制,并且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范式、产业组织形态和分工体系。新型工业化更加强调数据、算法、技术等要素推动工业企业规模报酬的递增,依靠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以及价值链向高端跃升,并催生了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传统制造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此外,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基因工程、空天信息等领域技术的不断成熟并走向应用,工业的数智化转型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来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路径。

  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受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等地区冲突等因素影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调整加速。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小院高墙”技术对我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领域进行全面封锁,对我国产业遏制打压不断升级;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开始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方式进行战略收缩和重新组合,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制造业回归”“工业振兴”等战略,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呈现实体化、本土化集聚的态势,也给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了新的调整及安全威胁。

  安徽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推进。安徽始终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将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旗帜性抓手。近年来,安徽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国家实验室落子安徽,12个大科学装置布局建设且数量居全国前列,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并跑领跑。创新型省份建设叠加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促成安徽发挥创新活跃强劲的优势,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担纲承梁。

  安徽正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过去五年,安徽制造业发展呈现“规模总量突破、质量效益跃升、产业能级跨越”的良好态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增速居全国第四,连续6年成功举办了世界制造业大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并朝着“加快打造制造强省”奋力前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明确了打造“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奋斗目标,为新时代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确立了方向。未来安徽制造业将聚焦“扩量、提质、增效”,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安徽制造向安徽“智”造、安徽创造迭代升级。

  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要求

  推进新型工业化既要借鉴、吸纳先进的经验模式,遵循全球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立足于国情省情,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顺应时代要求的,着眼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服从于建设现代化强国总体目标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要加快培育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数字化制造普及、网络化制造示范和智能化制造探索,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二要立足本省的资源禀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为支撑,加速传统优势产业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梯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以工业互联网为平台汇聚全要素资源,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加快培育一批标杆性的智能制造企业。三要利用数字化赋能十大新兴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形成竞争优势,推进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动态优化发展的软硬环境,全力支持十大新兴产业的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努力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相结合,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首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瞄准“卡脖子”技术、“脱钩、断链”薄弱环节,着力锻长补短,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水平、增强产业链韧性。其次,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关键装备、核心工业软件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实现技术自立自强,推动自主品牌发展。最后,进一步推深做实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四链融合”,巩固安徽工业产品出口优势并创造新优势,并且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推进自贸区建设,扩大利用外资和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把中德、中韩等国际合作园区打造成高端制造的一流开放合作园区。

  强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力,在全面创新中激发工业发展新动能。科技创新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引擎,而体制机制创新是激活引擎的保障。为此,既要以建设创新型省份为抓手,以市场化为导向、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标、企业为主体,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又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的创新要素,深化“揭榜挂帅”“赛马”机制与“赋权+转让+约定收益”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支持产学研一体、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快速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攻坚力量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体系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

  以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纵深发展,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一方面,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不断改善能源结构,鼓励支持工业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加快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全要素全链条绿色改造升级,构建以工业绿色设计、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促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充分利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集群等优势,前瞻性布局量子科技(通讯、计算、精密测量)、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类脑智能、靶向药等具有战略性、先导性、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丰富完善其应用场景,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培育产业、企业、产品竞争新优势。(执笔:吴寅恺 曾凡银)

 

把握安徽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和关键

崔连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安徽积极响应国家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成效明显。未来,安徽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久久为功,务求突破。

  一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一方面,市场是新兴产业成长壮大的重要推动力,经历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壮大,能让富有竞争力的企业行稳致远。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可能存在核心技术不成熟、市场应用面不广等问题,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与市场弥补作用。因此,必须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力支撑。一要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抓住产业升级及产业转移的时机,发挥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招商引资,依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引进重大项目;二要围绕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实施“双招双引”,健全由省领导牵头负责的专班推进机制,为新兴产业发展“排忧解难”;三要深化“以投带引”的招商引资模式,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挖掘公共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能力,把支持初创期科技企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点投资方向,在企业最需要支持的关键时期给予资金支持。

  二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进新型工业化应处理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当前,一些地方对传统产业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把传统产业等同于落后产业和淘汰产业。实际上,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安徽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不仅围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还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全面推进与错位发展相结合。推动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产业、科技、财税、法律、环境和人才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通过对新型工业化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进行优化调整,确立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路径和政策保障。当然,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也要考虑地区差异,遵循市场规律,综合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结构和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因业施策和错位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减少过度同质化竞争。尽管安徽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但工业化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依然突出,以合肥为首的江淮地区经济突飞猛进,工业化水平较高,而皖北地区工业化水平偏低、城镇化发展滞后。因此,要加大支持皖北地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力度,立足皖北各地产业基础、国土空间、人力资源和承载能力等,实施“一市一策、一县(区)一策”,增强推进皖北地区新型工业化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系统性、协同性。

  针对安徽工业化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还不足、工业大而不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等问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要下足功夫,持续发力。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围绕安徽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完善“赛马”和“揭榜挂帅”等机制,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大重大科技攻关,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新型工业化推进的支撑作用。

  二是坚持错位发展。皖北、皖中和皖南在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差异性明显,故不同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策略、实施路径和支持举措应有明显不同。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型城市的新型工业化方案,按照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生态功能型和文旅赋能型等合理界定各市(县)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不同类型城市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和实施举措,通过重点推进与分类施策,推动各地区新型工业化的错位发展,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三是坚持数实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不会因使用而发生损耗,这有利于打破传统生产要素有限供给对发展形成的制约。另一方面,数据也会对其他生产要素形成替代,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增加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水平。当前,数实融合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挑战,包括区域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部分传统工业企业受限于资金和技术压力可能放弃数字化改造,以及数据存储、传输和共享中存在的泄密风险等。未来,安徽要密切关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水平,制定和完善数实融合政策支持方案,切实发挥数字经济对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四是坚持重视人才。新型工业化推进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安徽虽是人口大省,但受限于人口外流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短缺,现有人才储备并不能满足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需要。为此,一方面要紧盯外流人口,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推动“人才回皖”和“产业入皖”相结合,发挥回流人口省内再就业红利。另一方面,加强省内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学科专业与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合度,培养更多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新型工业化推进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增添安徽新型工业化新动能

窦 瑾 樊明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经济生产函数和生产力水平带来了颠覆性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的态势,大国围绕先进制造业布局的竞争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博弈日益加剧,新型工业化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新变化,亟需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的增长引擎,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安徽作为新兴工业大省和全国生产力布局转移的关键枢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我们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奋斗目标,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发挥好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作用,在“四链融合”中强化新型工业化内生动力

  纵观历史,每次新兴生产要素的诞生,都是社会生产力变革的重要推动因素。进入新发展阶段,技术创新驱动、人才要素驱动和资本价值驱动成为新型工业化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安徽引以为傲的“名片”。要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用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发挥“科大硅谷”、安徽科技大市场等重大产业化服务平台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完善“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运行机制,推动研发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高效对接,推动重大科技成果“沿途下蛋”落地转化。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最活跃的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徽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要依托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建设,进一步强化人才招引,围绕产业链需求精准编制人才图谱,高效汇聚高端人才资源,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要着力培养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培育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产业,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人才高端服务,使安徽成为人才的福地、创新创业的高地。

  资本是集聚各类资源要素的纽带。要进一步发挥资本的资源耦合功能,以合肥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为依托,利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股债结合融资模式,培育全周期“基金丛林”,投资一批产业化前景广、带动力强的创新型中小微、初创等企业,培育产业梯次发展力量。

  统筹好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四化同步”中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根基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相互耦合的整体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互进。近年来,安徽以皖北地区为重点,加强“四化同步”统筹布局和协同推进,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积聚了势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面,要继续扩容升级“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建设,进一步构建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快5G、AI等数字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拓展和融合应用,赋能“研产供销服管”全域工业场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方面,要通过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着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增强对创新创业人才和农业转移人口的承载力和吸引力,进而带动产业集聚和升级,扩大优质就业岗位,增强产业反哺城市的能力。工业化联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关键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机生产大市场。

  协同好产业链、产业集群和“链主”“群主”,在产业生态营造中促进新型工业化整体升级

  现代产业体系是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的各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及网络体系。其中“链主”企业和“群主”企业是具有龙头引领和生态主导优势的关键和核心。要进一步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同时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实施民营“链主”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行动,强化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整机的全链条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技术和产品。要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思路,以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精准开展“双招双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合提升。把握供应链扁平化、短距化、集成化等变革趋势,聚焦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优势新兴产业,持续吸引国内头部、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沿链聚合,构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

  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改革开放中释放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活力

  安徽有改革的基因、开放的环境,正聚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中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以创优营商环境为重点,迭代升级“放管服”改革,破除区域要素壁垒以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营造尊重理解和成全企业家的营商氛围,激励民营企业家深度参与新型工业化发展。要发挥好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一方面,要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网络,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和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强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形成跨区域纵向分工、横向联动的协同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发挥通江达海优势,进一步扩大产业体系的开放性。以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为核心,深入推动“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行动,加大外贸“新三样”及新型显示等优势产品出口力度。继续深度嵌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通过国际技术、产业创新合作,实现产业国际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作者单位:安徽省经济研究院)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