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时评: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访问次数: 549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3-11-29

[字体: ]
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日前联合印发的通知,2023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将于12月1日启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对于培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法治意识,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源于中华法治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伟大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让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真正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党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全面领导。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宣传文化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要求落实到法治文化建设进程中,提升法治文化建设的能力水平,让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信仰。
不断夯实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建设根基。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稳定牢固,法治文化建设才有了沉淀和传播的抓手,才能真正接地气、润人心。“宪法宣传周”的举办之意不仅限于活动开展,更在于以此为契机,打造全民宪法宣传阵地,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法治文化是以严密的法律制度为依托的集敬法、学法、守法、用法于一体的社会文化。夯实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根基,要重点筑牢“实体阵地”,依托城区中心广场、文化公园和社区文化广场等,将法治文化与当地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培育彰显文化底蕴的法治文化宣传载体,将有形的法律条文融入到无形的文化熏陶之中;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打造形式新颖与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数字资源库,拓展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实现个性化精准化体验式普法,让全民共享法治文化数字成果。
注重在法治实践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法治的根基在人民,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持续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积极搭建公益性法治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增强社会大众的价值认同;要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机制,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努力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的法治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