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不老,回家正好。近年来,安徽把发展“归雁经济”作为促进产业集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民营经济、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大学生到乡、农民工返乡、能人回乡、企业家入乡,推动人才、信息、项目、资金、技术等协同联动回流。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安徽全省新返乡入乡创业10.9万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6.3万个。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安徽各地在引进返乡人才资源时不仅打出“乡情牌”,还在政策支撑、平台建设乃至金融支持等方面下功夫,多措并举地回引本土人才,参与家乡建设,反哺家乡、回报桑梓。通过一系列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创建工作,安徽已累计认定20个省级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县,累计遴选农民工“优秀创业项目”58个、“返乡创业之星”137人,分别给予奖励资金10万元/个、5万元/人;评选“返乡下乡在乡创业之星”84人,给予奖励资金490万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让返乡大学生和创新创业能人留下来、发展好,还通过创业安徽大赛、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农村创业创新大赛等系列创新创业大赛,不仅为他们返乡留皖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逐梦舞台和合作机会,而且实现了返乡人才自身更好发展与家乡振兴发展的同频共振和有机统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尽管我们的“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况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这也昭示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广大农民过上美丽宜居乡村生活的“接力赛”。为更好地落实好中央提出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期待各地进一步总结前期成功经验和做法,让更多的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人接棒乡村振兴,鼓励他们拿起“新农具”,干起“新农活”,通过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等,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带领更多的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广袤的乡村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新天地,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更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坚信:只要各级党员干部带头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定能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创新创业能人返乡,让他们在支援乡村、回报乡村的大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让“归雁经济”在中华大地实现完美蝶变,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谱写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乡村振兴精彩篇章。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