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奋进的安徽,迭代升级,就在分秒之间。以什么样的姿态逐浪新航程,在奋发有为、主动作为中绘就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答卷,需要江淮儿女同题共答。
今年6月,安徽省委召开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在这堂特殊的党课上,省委书记韩俊向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发出做到“六破六立”的新考卷。向上的安徽,该如何立意?又该如何破题?如今,我省广大党员干部,既有“思想大解放”,更有“行动大突破”,用实干担当,“破”题“立”意,践行为民初心,写好暖心答卷。

俗话说,事在人为。地方发展、行业进步、争先进位,事事靠人,关键在作风。
安徽“六破六立”擂重鼓。在密集的鼓点中寻重音,处处不离对作风的再塑。
要破除碌碌无为、甘于“躺平”的畏难观念,树立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奋斗意识——专题党课上,“破”与“立”如雷贯耳、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发展之要,关键在人,关键在各行各业的“领头羊”、实干家。时下的安徽,实干的力量持续凝聚。从马不停蹄抓开工,推动全省上下抓招商、推项目、育产业环环相扣;到倾注优势力量“加码”创新,让江淮新动能不断增强;再到刀刃向内破除制度壁垒,在线办、上门办、周末办等为企为民服务新场景不断涌现……安徽能级位次之进,深层次是作风之变。我们更加笃定,江淮好“势”,在于实干,源自作风过硬,背后是一个个扎根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实干家。
抢潮头的鱼靠拼命。正是靠着“弄潮”精神,安徽多领域才保持着“先行”的状态,也让我们更加感知到了江淮力道、安徽潜力。
“躺平”无出路,“躺赢”不可能。置身长三角,不仅要向沪苏浙学习,还要向全国各地学习,以更强的进取心态、实干姿态,攻坚克难、迎难而上,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更新篇章。
思想上破冰,作风上变革,行动上才能突围。发展至今日,江淮优势已然摸清,但问题和短板往往容易被忽视。发展不够平衡,城镇化进程滞后,城市能级落差较大,工业行业规模偏小、附加值偏低,头部企业偏少,一个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都需要起而行之,既喊号子又拉纤,卷起袖子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
船到中流浪更急,一篙松劲退千寻。安徽的未来梦,承载着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壮阔前景,凝聚着7000万江淮儿女的共同意志。在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上跳高碰顶,必须以更加饱满的激情积蓄能量,蓄势弹跳、奋力划桨。追梦征程上,坚决不“躺平”、不等待、不观望,以立即干、马上办的过硬作风抢抓机遇,积攒厚势,集中力量打开江淮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