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进入安徽省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专题)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省“两会”氛围渐浓,全省各行各业进入了盘点期。其中,政协工作做得怎么样,提案办理是一大指标。
近期,安徽省政协提案委公布2023年度好提案,47件提案从825件提案中脱颖而出,受到表彰。
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职最经常、最广泛、最有效的方式。好提案是怎样产生的?好提案颁给谁,不颁给谁,有什么标准?
据安徽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傅悦介绍,年度好提案评选主要从提案质量和办理成效两个方面进行衡量,遵循选题好、分析好、建议好、效果好、书写好的“五好”标准进行评选。
也就是说,能评上好提案的,不仅要提得好,还要办得好。提得好,不落地,也称不上“年度好提案”,标准指向可见一斑。
政协提案涉及方方面面,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手段。从提案主题来看,47件好提案中,经济建设类16件、政治建设类6件、文化建设类8件、社会建设类10件、生态文明建设类7件。
也许您没有参加过政协相关活动,但提案办理后的成效其实就在您身边,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身处造车新势力省份的安徽,各式新能源汽车是马路上的一道风景线,彰显着具有“未来感”的绿色生活新方式。新能源汽车离不开充电桩,远离充电焦虑是车主的第一诉求。
聚焦于此,省政协委员陈翔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动一体建设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提案》,直陈问题,用调研数据说话:截至2022年底,我省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8.1万台,仅占全国的5%;换电站保有量为55座,仅占全国的3%,“一桩难求”和“充电难”问题成为制约我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突出因素。
这一提案得到省发改委等承办单位积极采纳。去年10月,《安徽省高质量充换电服务体系建设方案(2023—2027年)》出炉,提出打造2公里充电服务圈,满足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建设新能源汽车出行最友好省份。
“提、办、督、评、效”一套提案工作闭环,为100万新能源汽车“解渴”。提办双方的良性互动,为政策出台安上“加速器”。
外卖,是快节奏都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外卖食品虽受监管,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经营者为降低成本,以次充好时有发生。
袁传省委员关注到此事,提交了“加强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省市场监管局等承办单位积极采纳,推动出台《关于保障外卖送餐员权益和强化外卖配送行为监管的实施意见》《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管理办法》,全面推广使用网络餐饮“食安封签”、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强化配送环节监管,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当您拿到贴有“食安封签”的安心外卖,不要忘了,这里有政协委员好提案的一份力量。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以皖北为例,我省皖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13.49%,年总用水量高达77.5亿立方米,“地表蓄水不好用、引水调水不够用”现象长期存在。
农工党省委深入调研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皖北水质安全保障”“加大农村供水提升工程支付力度”等提案建议。省水利厅等承办单位认真研究采纳,组织编制《2023-2025年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实施方案》,开展“农村供水服务开门纳谏活动”,部署开展农村供水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饮水安全上了一把“安全锁”。
在年轻人眼中再日常不过的洗澡,对老人来说却“难于上青天”。对于空巢、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洗澡的频次甚至以年计算,洗澡已成为养老服务中的一大痛点。去年,民革安徽省委提交建议,呼吁将老年人助浴纳入暖民心行动。
省民政厅在办理该提案时表示,争取将老年人助浴纳入暖民心行动实施的同时,还将改造扩建一批含有助浴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引入流动助浴车等设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
好提案反映党和政府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要求改进的问题。其中民生类提案,更是关系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政协集中各方智慧,像“探照灯”和“传感器”,把各领域的意见汇聚,给出对症“药方”。提案的有效办理,则把纸面上的建议,变成扎扎实实的惠民举措,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两会来了,让我们期待新一年的精品提案。
短评:让“好提案”见“真实效”
政协提案,来源于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近年来的年度好提案评选,则树立鲜明导向——多些精品意识,少些“大而无当”,力避走马观花、隔靴搔痒,让“好提案”见“真实效”。
在好提案采访中,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财会金融学院院长方春龙的一席话,颇能反映好提案“提与办的良性互动”。
他说自己身处职业教育一线,每年都会围绕职业教育提交提案,“作为政协委员,可以把我们日常发现的问题和思考的建议反映上去,看到这些建议被纳入相关政策,职业教育发展在各方推动下逐年完善,是作为政协委员最有成就感的事。”
“精耕细作”的深调研,变成“千锤百炼”的好提案,为政府工作开拓思路。好提案在办理过程中,提办双方的良性互动,让协商民主“能感知、有温度”。(记者 彭旖旎 海报设计 杨曦)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