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信心创佳绩 锐意进取向未来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访问次数: 402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4-01-24

[字体: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月23日上午,安徽省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在安徽大剧院开幕,一年一度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开幕会后,代表委员回到住地,分组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翻开报告,来之不易的成绩鼓舞人心:2023年,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明确的目标用笔尖记录在心:2024年,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筑牢经济回升向好基础、拓展向海而兴广阔空间、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会场上,代表委员结合各自工作,谈感受、话发展、提建议,大家一致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亮度、有力度、有温度,“答卷”振奋人心,“蓝图”催人奋进。
谋定后动,方能行稳致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工作成果,也在2024年工作安排中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点做好十一项工作,注重夯实发展基础同时,也做了前瞻性布局。”省政协委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卜东升表示,作为国有大型银行,邮储银行将用好自身资源禀赋,在科创、“三农”、制造、绿色等领域持续发挥作用,写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3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幅较大,光伏制造业更是升至全国第3位,这些数据让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范西感到振奋,他表示:“就像省长所说,让蓬勃向上的安徽人人向往,作为安徽人,很自豪。”
“报告提出的2024年十一项重点工作中,首先就是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秀龙表示,这足以看出安徽近几年的高质量发展是有路可循的。他表示,2024年自己将加强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努力取得更好成绩。
“报告用翔实的数字、凝练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了2023年的工作和成效。”安庆市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王国林表示,2023年,安徽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区域创新能力也稳居全国前列,一条条新赛道上,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尤其是地区生产总值达4.71万亿元、增长5.8%,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24个月保持18%以上增长,这些成绩的取得,令人振奋、倍受鼓舞。
美好蓝图也在田埂上描绘。“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省人大代表、宿松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许晓峰表示,当前,宿松正积极以“五个振兴”为统揽,加大做强“两茶一渔”特色产业,推深做实“中国木本油料科技创新谷”。下一步,宿松也将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按照整体性规划、点线面结合,市场化、产业化、差异化建设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持续擦亮中国“醉美”湖乡名片。
同样把目光聚焦田畴沃野的还有省人大代表、合肥合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仲云。“报告提出,要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进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招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她表示,听到这里,十分振奋。“作为一名畜牧养殖行业从业者,接下来要不断将企业做专做精做强,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持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带动更多农户一起致富。”
“报告从经济、教育、科技、民生保障等方面入手,对2024年重点工作进行擘画,不仅全面,而且举措明确,让人深受鼓舞,完全符合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实际。”省政协委员刘雪雁说,报告中专门提到进一步支持职业教育建设,增加了相关领域资金投入,但与庞大的基数相比,目前教师待遇、师资培训、学校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横向对比都还有欠缺。她建议从宣传上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通过系统性工程提升人才待遇,定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结合社会需要和发展来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
未来令人憧憬,目标催人奋进。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安排部署、明确的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徽篇章。(记者 孟一凡 彭旖旎 徐慧媛 张毅璞 杨雪 檀美玲 刘职伟)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