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向上,同向新,挺起中部“脊梁”

访问次数: 93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4-03-25

[字体: ]
今年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20周年。
20年前的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0年后,又是一个阳春三月。
此时江南,芳菲烂漫、繁花似锦、生机盎然。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
左右逢源。安徽近年来常以此凸显独特的区位优势:安徽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同时覆盖的唯一省份。
这几年,安徽一直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
在迎来中部崛起战略20周年、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召开之际,安徽全省上下也在更加深入思考,怎么认识“站上更高起点”的中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将给安徽带来什么样的重大机遇?
“左手长三角,右手中部地区”。如此“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也召唤着安徽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肩负时代使命,时不我待,奋勇向前。
回望:引领与突围
“中部”确切来说应该是个经济板块,而非地理板块。
这与现在常被提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有很大的不同。提到这三者时经常用的一句话是“地缘相近、人文相亲”。
而中部六省,从地理上来看,有的属于华东、有的属于北方,有的靠近华南,缺乏地理上的接近带来的归属感。
这里想强调的是,“中部”之所以被当作一个板块,完全是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基于六个省相近的发展省情。
直截了当来说,“中部”很大程度是为了发展才被提出的概念,大发展才是中部最大的“情绪价值”。
20年前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时,被引述最多的就是“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的牛肚子理论:一头牛陷进泥潭里,要把它抬出来,必须从牛肚子部位用力。
当时的大背景是,沿海地区率先开发开放已经进行了20多年,并且在发展上“遥遥领先”。1999年时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时又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这样,在全国区域战略的拼图中,唯独缺了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这六个省。这加剧了六省的焦虑,“中部塌陷”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
2004年3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呼声和焦虑。历经两年谋划和完善之后,2006年4月,《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印发,标志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正式落地。
现在来看,这是一份目光长远、经受了实践检验的重要文件。
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其对中部地区的定位: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如今的中部地区,一定程度上正是在“三基地一枢纽”上展现了其在国家发展大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20年来,这样的定位对安徽的发展也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给人们带来最直观感受、今昔对比反差最大的,无疑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定位。
20年前,合肥仍处于全国铁路网“盲肠”。当时,合肥到上海最快的一班车是早上8点左右发车,下午4点左右到上海,必须从蚌埠站绕行才能往东。
中部崛起战略的落地,给了安徽更大的动力来攻坚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也能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这之后,2008年合宁客运专线、2009年合武客运专线相继通车,一小时到南京、两小时武汉、三小时到上海、四小时到北京的“1234”现代交通格局浮出水面,前所未有地整体性凸显了安徽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中部成为一方竞逐发展的舞台。
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经济全面加速起飞的大势下,“只有发展起来才是真本事”成了中部六省最具紧迫感的行动共识。
在这种时不我待的发展氛围之下,安徽开始系统全面地从发展的视角审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寻找在中部六省中突围路径。
当时的安徽,没有像武汉、郑州这样的大城市带动,更缺少像长株潭这样的城市群作为增长极支撑,确实“太难了”。
有一年,安徽省领导在中部兄弟省份做客一档电视节目时,只能把“唱响‘黄’(黄山)煤(煤炭)戏”作为当时安徽发展的显著“标识”。
很快,安徽形成最大的共识:那就是把目光投向科技创新,依托在全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科教资源,提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构想,并在2008年左右落地实施。
这契合了中部地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由此逐步把创新培育成安徽发展的“金字招牌”。
5年之后的2013年,一位中部省份领导率团在安徽考察时由衷感慨,安徽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先行先试,产业结构调整起步早、行动快,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今,安徽又提出,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
回望20年,科技创新确实是中部乃至全国发展大舞台上的“关键变量”。
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前的2003年,安徽的生产总值为3973.2亿元,占全国比重为3.4%,人均生产总值6457元(不足1000美元)。
20年后的2023年,安徽生产总值47050.6亿元,占全国比重为3.7%。在全国发展百舸争流大势下,这0.3个百分点的比重提升,真可谓“看上去毫不费力,背后都是拼尽全力”。而人均生产总值10903美元,已经是20年前的10倍以上。
数据的背后,安徽的发展热度以及在“科创+产业”发展路子上不断提升的发展优势,都在中部地区有着抢眼表现。
如果要数中部地区“最靓的崽”,安徽无疑是其中之一。
活力:共情和共识
对待区域发展战略,不应抱持取舍思维,而应秉持融合共生观念。
正如这次在湖南长沙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所强调的,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安徽是长三角的安徽,也是中部的安徽。
中部是值得尊重的中部,是在新发展格局中最具潜力希望和良好的发展条件的区域。
在这一点上,中部对全国确实“举足轻重”。
中部六省以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创造着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科技自立自强是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在中国经济越来越依靠创新这一主引擎驱动的当下,中部的优势与后劲令各方期待——
中部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有700多所高校,在校生占全国的30%。武汉、合肥、长沙等中部省会城市都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与厚实的创新要素资源优势,在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推进的路径上正在走出富有成效、良性循环的路径。
中部在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领域研究走在前列,在半导体存储器等关键领域勠力攻坚突破。
中部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程机械和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镇。
中部也用发展实绩证明了自身确实是撬动和支撑全国发展的“牛肚子”——
“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特别是从2017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底,连续10个季度经济增速领跑四大板块。
中部,当然也是最能和安徽“共情”的区域。
人口众多、底子不厚。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这些话,中部哪个省可能都会觉得:“这不是在说我吗?”
与沿海省份相比,中部最大的短板还是观念意识、发展环境和体制机制等“软实力”的差距。
中部缺少民营经济强省,吸引外资整体与东部沿海仍有数量级的差距。一些不当干预市场、破坏营商环境等伤及发展口碑的案例,中部省份也曾发生。
作为新时代高水平开放的重大平台,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中部地区还没有全面覆盖。
改革开放,是站在更高起点上的中部地区突围制胜的关键一招。
“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的把脉定向,让中部地区有了更坚定和清晰的行动指南。
唯有触及灵魂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能淬炼出令世人更加瞩目的“活力中部”。
布局:引进和辐射
中部地区实力越壮大、对全国发展的支撑作用越强,安徽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就会越重要。
这应该成为一个基本认知和共识。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其一大使命就在于辐射和带动全国的发展。安徽作为长三角省份,既扩展了长三角的广阔腹地,夯实其作为全国引领性增长极的“底座”,同时也被赋予了链接带动中西部的战略纽带功能和使命。这是用意深远的一着“大棋”。
作为两大区域战略的“交集”,两大板块同时发展壮大,交集部分的实力、地位、影响力当然也会相应地“水涨船高”——这将对安徽构成“实锤”利好。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超过24%,并且有逐年抬升之势。而中部地区生产总值由2019年的21.8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7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超过1/5。
安徽近年来的发展热度和影响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受益于此。
中部地区制造业门类齐全,科教资源富集,是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是中部的硬核实力。
这样的实力,近年来也开始受到东部地区垂青,出现了一波东部省市去武汉等中部地区“反向招商”的现象,备受关注。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崛起摆在首位的任务。
能拼的,才是好队友。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中部地区竞相发力、竞逐向前,在很多领域已经整体性地占据了靠前甚至是领先的位次。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目前全国排名前五的城市中,东部的深圳、上海居前两位,中部的合肥、长沙居第四和第五位。
武汉的“中国光谷”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列前茅,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长沙的工程机械和装备制造产业、郑州的电子信息产业等都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在相关媒体最近发布的20个“新质生产力标杆城市”中,合肥、武汉、郑州、长沙均位列其中。
这次在长沙召开的座谈会,也明确要求中部地区“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产业创新资源,增强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这样的向东引进、向西辐射的双向发力布局中,谁更有利?
答案当然是——安徽。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