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非常重要又专业的消息被多家媒体“刷屏”。

说它重要,是因为这是“全国首个”能将当前四种科技最前沿的算力融合到一起的平台,重要价值不言而喻。
说它专业,因为知识“门槛”很高,除了相关行业从业者外,普通人对“算力”的认知还懵懵懂懂,更不了解算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那么,“四算合一”平台意义何在?
这要从什么是算力说起。
算力,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却真实存在。
以我们熟悉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例,比如OpenAI 的ChatGPT,它几乎无所不知,能帮你写论文、提供建议,最新的ChatGPT-4o甚至可以像人一样和你语音聊天,精准识别人的情绪。
大模型之所以“聪明”,是因为背后有海量算力支撑,也就是“智能算力”。
就像人的大脑有不计其数的神经元一样,大模型本质上是有千亿规模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使用海量训练数据,通过训练算法对模型不断优化、迭代,大模型才能越来越“聪明”,这需要极其庞大的算力支撑。
看看算力的单位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以1P(FLOPS)为例,这相当于每秒计算1000万亿次,而100P则相当于5万台高性能电脑的算力,足见计算量之巨。

澎湃算力改变人类生活 杜宇/图
智能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决定了大模型的发展高度。
再看量子算力。
相较于大模型,我们对量子计算机可能更加陌生,毕竟量子力学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说它神秘,是因为量子计算机的单位是量子比特,量子比特可以表示“0”,也可以表示“1”,甚至还可以是“1”和“0”的叠加状,即同时等于“0”和“1”,如同大家熟知的“薛定谔的猫”。
正是这种运算模式,使得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需要更加海量的算力。
比如,“本源悟空”是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截至5月5日,这台机器已吸引全球范围内119个国家和地区逾777万人次访问,成功完成超过17.8万个运算任务,展现了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广泛的国际认可度。

“本源悟空” 王世保/图
量子算力,就是量子计算机重要的运行基础。有了量子算力“弹药”,能让量子计算机“强力输出”,更好发挥其功能。
比如,能够通过量子模拟同时研究多个分子、蛋白质和化学物质,帮助科学家更快、更高效地开发新药;在金融领域,能更深入地分析数据,实现更快交易等。
目前,“本源悟空”已成功接入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提升该平台在传统计算和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突破和公共服务能力,链接产业生态中的算力供给、应用开发、运营服务、用户等各方能力和资源,推进国产量子算力的规模化应用。
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量子算力,这“四算”基本涵盖当前国内外最前沿的所有算力模式。它们的“大融合”,相当于为通用计算机、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模型和量子计算机提供一个庞大的“算力池”,供它们在高速运算中“大展身手”。
这个“算力池”有多庞大呢?目前,平台已接入移动云、联通云、华为云等资源,通用算力CPU达20万核,智能算力规模达7.5EFlops(每秒750亿亿次浮点运算),超级算力CPU达7万核,量子算力能力达72比特。
更重要的是,这个“算力池”还是全国的大型算力调度中心,哪里缺算力就往哪里调,可为“东数西算”、人工智能、跨域调度等各类场景提供一站式算力调度解决方案。
人们常说“手中有粮心不慌”。算力,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底座”,也是信息技术的“粮食”。愿这座算力统筹调度平台,能为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更大算力支撑,助力人类实现未来的科技之梦。
撰稿:王弘毅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