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安徽积极发挥基金投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引导、撬动、增信”作用,构建了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一大早,在位于合肥中安创谷科技园内的安徽树突光学科技公司,负责人翁显杰就和同事们忙着对一款光学系统显微镜产品进行调试,目前,他们研发的这套可以让医生实时观察术中细胞形态的超精密光学仪器,虽然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但仍需大量的资金支持。

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翁显杰
创业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找钱的过程中,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研发周期长的,像一颗好的这个镜头,它往往研发周期都是10年到20年,一直对资金是有比较大的需求。

没有固定资产用于抵押,再加上缺少过往业绩支撑,融资成了很多初创型科创企业的大难题。为帮助像树突光学公司这样的科创企业快速打通,从科研到产业再到资本堵点难点?合肥市创新推出“研值分”企业评价模型,也就是以“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产业发展、知识产权”等衡量指标,对企业科技融资资质进行综合打分。凭借着突出的研发实力,最终,树突光学公司获得了包括合肥兴泰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的融资授信。

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锐
“研值分”实质上是我们为科技型企业,做的一个专门的画像系统,通过这种大数据的精准画像,给这些科技企业提供我们的资金支持,我们已经为400余个优质的科创项目,提供了280亿元的股权资金的支持。

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翁显杰
其实在合肥无论是从投融资创业方面给我们的一个支持,包括说到后来金融方面,贷款、担保这样的支持都是非常足的,我们落地合肥之后,获得包括贷款、包括融资,金额总共超过了1亿元。

为扎实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日前,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的通知》,提出要深化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支持、积极服务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等24条具体措施,力争2024年,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

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南京大学教授 范从来
通过创新的这种科技本身的研发,以及创新的这种金融服务,股权投资基金、一般资本的一些金融机构,也在向我们的安徽集聚,安徽贷款的增速、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聚焦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当前,安徽通过组建5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撬动,形成了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同时,安徽还深化推广“初创起步期信用贷”“贷投批量联动”“成长接力贷”等专属产品和服务模式,基本形成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接力金融服务体系。正是依托这一系列的创新金融产品,让从事高端装备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鸿路钢构集团,与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达成了战略合作,通过“项目贷”“共同成长计划”等金融产品,让企业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数字化改造。

安徽鸿路钢构集团 副总经理 尹心瑜
智能装备和我们的这个高端的制造工艺这两大块,这个我们是持续地不断地在投入的,安徽工行给我们提供贷款余额目前有12个亿。

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 行长 梅霜
将我们的主责主业和安徽的特点契合起来,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积极通过搭建专业机构、专业支行,在合肥设立科创中心,又同时在芜湖设立了科创中心,提高风险容忍度,来落实好科技金融、制造业金融的这些方面。

从近三年数据来看,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已经连跨了四个千亿元台阶,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连跨了五个千亿元台阶,年平均增速均在50%以上,远远超过了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5831.75亿元,同比增长37.5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 局长 覃刚
始终把服务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金融服务的主攻方向,全省建成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8家,特色机构64家,持续加大金融资源的有效投入,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