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歙县组织的千人军民灾后清理大会战,在森村乡、绍濂乡4个灾情最重的村同时展开。
在绍濂乡和平村的清理现场,刚刚结束中考的学生许仁艺挥着铁锹,帮助清理道路垃圾和村民家中淤泥。与许仁艺配合默契、并肩作战的,还有他的爷爷许玉生和父亲许小建。
汛情来袭,这一家三代挺身而出,活跃在歙县徽城镇、坑口乡、森村乡等地,以及福利院、粮库、救援物资存放点等防汛救灾一线,共同守护身后的家园。
“50后”、“80后”、“00后”,许玉生家三代人虽然年龄和经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力所能及帮助家乡早日渡过难关。
在忙碌的人群中,今年15岁的许仁艺稚气未脱,但一副不服输的小大人模样,事事抢在前。“爷爷和爸爸都是党员,只要遇到汛情,他们都会投身防汛一线。”沐浴在良好家风中的许仁艺,一直希望自己能像爷爷和爸爸一样,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肯定要冲在一线。我们多干一点,老百姓就少损失一点。”许小建是歙县徽城镇就田村党支部委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自6月20日起,他就坚守在抗洪救灾一线,疏散群众、转移物资、参与救援,连续多天几乎没怎么合眼。
6月22日,看到防汛形势吃紧,有着20年党龄的许玉生主动参与防汛救灾。许玉生告诉记者:“我已经71岁了,家里人考虑到我年纪大了,不想让我来,但我想多一个人总归力量会大一点,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很快,心疼爷爷和父亲的许仁艺也加入进来,祖孙三代先后奔赴县城富资小区清理、坑口乡河坝清淤、森村乡救灾物资运送等防汛救灾一线。
“今天黄山市公布中考成绩,孩子要查分,我们也休整一下。”6月30日,许小建告诉记者,只要群众有需要,一家人还会继续为防汛救灾出力。
祖孙三代并肩抗灾留下的佳话,是歙县众多普通人投入防汛救灾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6月20日以来,歙县有超过8000名党员群众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堤坝”。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