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做好乡镇赋权工作,县委编办、县司法局组织召开乡镇赋权工作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督促各乡镇和县直赋权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职尽责,主动担当,进一步把乡镇赋权工作推深做实。
一是压实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分解。县委编办会同县司法局,组织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11个部门,制定推进乡镇赋权工作落实涉及职责分工、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12条措施,明确相关部门和乡镇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推动县直部门和乡镇落实乡镇赋权工作。
二是注重衔接,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县司法局、县委编办建立导师制模式,深入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通过建立“导师制”模式,建立完善导师学员储备库,10个县直重点行政执法部门安排17名执法业务骨干作为导师,28个乡镇推荐90名行政执法人员作为跟班学习人员纳入“导师模式”悉心培养,推行“传帮带”制度,不断提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水平。同时,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分别出台涉及本部门赋权后行政执法案件办理的相关制度文件,分别就业务培训、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进行安排部署。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独立执法能力。县城管局探索依托“城管夜校”,采取“乡镇点单,城管派单”“跟班学习”等模式开展集中短期培训,加强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政策解读和实操业务帮带。针对油菜收割季节,秸秆禁烧压力大、任务重等问题,县生态环境分局集中组织28个乡镇分管负责同志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长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培训,重点部署秸秆禁烧等工作,确保县域范围内起火点少、污染小,打赢大气污染防治“蓝天保卫战”。
四是固本培元,加强执法队伍建设。2021年以来,按照能考尽考的原则,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报名,组织乡镇在编人员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认证考试,截至2023年底,全县累计527名乡镇干部取得综合行政执法资格证。今年,28个乡镇将继续组织200人左右参加2024年度综合行政执法考试,倡导“人人持证、人人普法、全员执法”,优化完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结构,彻底解决乡镇执法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真正实现“有人执法、持证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