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委编办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助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

访问次数: 1030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4-09-12

[字体: ]

马鞍山市委编办持续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优化机构、放权赋能、配强力量,助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马”赋能、为“车”减负。

一是坚持职责事权匹配,重塑组织架构。整体性重塑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组织架构。按照经济、人口等因素,将全市48个乡镇(街道)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合理确定每类乡镇(街道)机构(单位)数量。在总量范围内,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便民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差异化设置“6+X”机构,加大内设机构整合优化力度,机构设置更契合乡镇(街道)治理幅度、服务半径、人口规模和发展实际。规范派驻乡镇(街道)机构管理,将林业、财政等部门职责下沉属地管理,事权相应下放,让乡镇能够全面谋、放手干。全面清理乡镇(街道)议事协调机构和挂牌机构,明确乡镇(街道)不设议事协调机构,现有议事协调机构均不再保留,除中央有明确要求的外,乡镇(街道)不再加挂各类牌子,真正实现牌子“减”下去、服务优起来。

二是坚持减负提质并重,优化编制配置。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按照“减上补下”“减多补少”的原则,将在机构改革、重点领域改革、日常职能调整中收回的编制资源,精准科学调配到乡镇(街道),今年市、县(区)共下沉行政、事业编制三百余名,专项补充基层一线有生力量。鼓励乡镇(街道)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方式,打破编制与岗位束缚,探索实行因事设岗、以岗定责、按岗定人,更大效度统筹用好人员编制力量,推动乡镇“人按职责干、事凭制度办”。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大学生乡村医生等各类用编进人计划保障,探索开展“乡编村用”工作,预留事业编制21名,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

三是坚持赋权增能统筹,厘清权责边界。贯彻落实《安徽省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指导目录》,依据乡镇发展状况、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将有关执法事项清单式下放到乡镇(街道),组织乡镇(街道)认领承接城市管理、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领域共389项事项。立足乡镇(街道)承接赋权事项,按照“一地一策”办法,调整公布乡镇(街道)审批事项清单、执法事项清单和配合事项清单,同步修订清单以外事项准入、县乡联动、双向考评、依单监管问责等“四项机制”,推进减负与赋权有效衔接。持续巩固深化乡镇(街道)赋权工作,启动乡镇(街道)赋权工作评估,就赋权整体情况、承接事项实施等情况开展调研,全面收集基层赋权承接事项调整意见建议。结合实际调整承接事项,确保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能监管。